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明霞馆”专场丨中国嘉德2023春拍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4-03-08
导读: 明霞馆在古语中常被比喻远离尘世的地方。出世入世皆修行,人间有味是清欢。敕建明霞馆为清圣祖御笔所题,旧址在北京地安门内,今已无存,但御题匾额百劫之余得以幸存,冥冥中暗合了纵观千年、横跨万里、丰富多元、巧夺天工之初衷。明霞馆将收藏趣味,游戏空

“明霞馆”在古语中常被比喻远离尘世的地方。“出世入世皆修行,人间有味是清欢”。“敕建明霞馆”为清圣祖御笔所题,旧址在北京地安门内,今已无存,但御题匾额百劫之余得以幸存,冥冥中暗合了“纵观千年、横跨万里、丰富多元、巧夺天工”之初衷。明霞馆将“收藏趣味,游戏空间”作为艺术品收藏探索之路的诘语。对于一个深耕中国古代艺术品十数载的团队来说,可谓恰如其分,直抒胸臆。在中国嘉德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明霞馆携臻选56件中国古代宫廷艺术品,推出秉承皇家造办处 “恭造式样”的专场拍卖,本场以“珍”与“玩”作为选品的切入点,“珍”是指其材质珍贵稀有、工艺技术高超罕见;“玩”则指其造型构思巧妙、制作精巧典雅,令玩赏者爱不释手。

选品材料运用广泛,举凡竹、木、漆、珐琅、铜、玉、玛瑙、玻璃等,皆是工匠依据材料特性,结合各种技艺匠心巧思,既呈现出传统工艺精微之美,也突显了宫廷对精致生活的品味。所包含之器物形制多样化,装饰图纹多元化,更可以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清代帝王万机之暇怡情乐志,寄情文雅生活的帝王品位。

Lot 2786

明 剔红香山九老图扇骨

L:34.5cm

来源:香港拍卖会,1998年11月2日,Lot 511

扇骨十三档,圆头式,圆钉,以竹为胎、剔红工艺而制,两股皆以《九老图》画意入饰,画意明晰,格调古雅,极具文人气息。但见茂枫古松,亭台楼阁,群老聚首,或执杖,或围坐交谈,神态各异,相得益彰。

整器雕刻精准娴熟,工致华丽,繁缛细巧,用刀犀利大胆,锋芒毕露,于寸天厘地间,万象具焉,营造出立体充实的感官特效。置于指尖,赏心悦目。

Lot 2803

清乾隆 剔红桃花流水鲤鱼盒

剔刻戗金“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D:15.2cm

此次上拍的乾隆款剔红三鱼纹圆盒,直径 15 厘米,高 6 厘米,呈平顶,直壁,平底,《长物志》等文献称之为“ 蔗段式盒”,乃明清宫廷御用漆器非常流行的一种款式。盖面及外底皆装饰三条鱼儿在落花流水中嬉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令我们不禁联想到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名句“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棹歌》)。当观赏者将盖面和底面放在一起时,会发现两组图案的鱼尾方向相对,而非相同,为其带来比较灵动的视觉感受。本拍品红漆鲜艳,黑漆光亮,雕刻细腻,鱼纹棱角分明,水波纹细如髮丝,与乾隆雕漆的特点相符,显见盖内工整的乾隆款应属原刻。由于髹漆较厚,纹样雕刻更为立体,也比其它尺寸接近的漆盒手感稍重一点。

图1 2023年香港拍卖会春拍 乾隆款剔红落花流水三鱼纹圆盒

(直径12厘米,高5.2厘米)

两岸故宫收藏漆器两万馀件,是全世界收藏明清宫廷御用漆器最丰富的博物馆。然而,採用双面雕刻的乾隆御用蔗段式盒不超过十件。其它公私机构中,更属凤毛麟角,似乎只有今年香港拍卖会春拍的乾隆款剔红扳指盒(图1)可资参考。本拍品的稀缺性由此可见一斑。就纹样的相似度而言,本拍品和香港拍卖会春拍者应源自造办处的同一样稿,惟尺寸稍大。

图2 故宫博物院藏剔红落花流水三鱼纹圆盒

(直径10.8厘米,高4.7厘米)

图3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剔红飞鱼纹圆盒

(直径13.8厘米,高4.5厘米)

故宫收藏的剔红三鱼纹圆盒(图2)、飞鱼纹圆盒(图3)同样制作精细,风格接近,但在构图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且三件皆属单面雕刻,制作难度较之本拍品略低一筹。

图4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剔红海兽纹圆盒

(直径13.6厘米,高6厘米)

故宫收藏的一对乾隆款剔红海兽纹圆盒(图4)系双面雕刻,无论水花的形态,抑或两组海兽纹的图案设计,都和本次拍卖的三鱼纹圆盒如出一辙。同样因为漆层肥厚,把玩时会有略重的手感。总之,本拍品直径15厘米,是风格接近的几件漆盒中尺寸最大的一件(参见图1至图4)。

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十七年七月十四日交雕漆扁圆盒一件,传旨:配装扳指七件。九月二十三日传旨:扁圆盒内扳指上配一紫檀木屉,装御制诗册页一册,上面安盖,盒盖裡上刻诗。一周后又旨令广木作:将盒内字磨去,另补漆刻字。(《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19册,页66、121)本条档案同苏富比扳指盒的现况大致相符,该件漆盒的制作时间应在乾隆十七年七月或稍早。

乾隆十八年五月初六日交雕漆海兽圆盒一件,传旨:著交苏州照一模一样做雕漆圆盒二件。乾隆十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做得红雕漆海兽圆盒一对,配锦匣、锦袱,入乾清宫时做上等。(《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19册,页421 ;第20册,页144)故宫收藏的一对乾隆款剔红海兽圆盒同档案记载吻合,当属乾隆十九年做得者。

本拍品同上述三件漆盒的风格极为近似,理应同属乾隆早期制作的御用器。乾隆十七年,传旨在香港拍卖会三鱼盒内盛放扳指以后,从十九年起,直至二十六年,先后在屉盖正面、屉盖背面、盒底、盖内、屉外底镌刻五首歌咏玉扳指的诗文。在表达喜爱该组扳指的同时,也暗示了对于盛装扳指的雕漆盒的珍视。将剔红海兽圆盒列入乾清宫“ 时做上等”,彰显皇帝极度推崇漆层肥厚、双面雕刻、精工细作的艺术风格。嘉德春拍的三鱼纹剔红圆盒在当年想必同海兽圆盒一样受到乾隆皇帝的看重,存放在养心殿等经常光顾的宫殿,便于随时赏玩。之后或因赏赐,或被偷盗,才辗转流落民间。

装饰三鱼纹样,谐音“ 三馀”。何谓“ 三馀” ?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泛指空閒时间。裴松之注《三国志》有云:“ 读书当以三馀。” 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 男儿事业在三馀。”

或许因为双面雕刻的蔗段式漆盒耗时费工,过于奢华,即便纹样更为立体、生动,即便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乾隆皇帝并未下令大量制作,致使如今的公私机构都极其罕见。本次嘉德春拍的三鱼纹剔红圆盒可谓乾隆年间御用漆器的巅峰期代表作!

Lot 2802

明万历 剔红螭龙牡丹纹僧帽壶

W:23cm

图1 故宫博物院藏明晚期剔红百花图长方盘

此次上拍的这件剔红牡丹纹僧帽壶极为罕见。帽沿和壶柄装饰衔芝螭纹,颈部和腹部在锦地上雕刻牡丹花,根据漆层较薄,锦纹较大,刀法快利,纹样的棱角清晰,很少打磨,同元末明初的打磨圆熟风格迥异(参见故宫收藏的剔红御制诗百花图长方盘,图1),其制作年代可以大体推定在嘉靖至万曆时期。整件器物造型规整,纹饰刻画细腻,写实生动,牡丹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作花王,皆暗示了剔红僧帽壶的宫廷御用器身份。

图2 德川美术馆藏剔犀杏圆扁壶

图3 故宫博物院藏嘉靖款剔红龙凤纹瓜棱壶

图4 故宫博物院藏时大彬款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图方壶

图5 故宫博物院藏剔犀葫芦式执壶

众所周知,明代御用漆器中极少壶类造型,比较著名的几件包括:日本德川美术馆的剔犀杏圆扁壶(图2)、故宫的嘉靖款剔红龙凤纹瓜棱壶(图3)、时大彬款剔红方壶(图4)、剔犀葫芦式执壶(图5)。僧帽式壶似属首次发现。

僧帽壶明显是藏传佛教影响的产物。明代皇帝大都崇奉藏传佛教,对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区採取“ 广行招谕”、“ 多封众建” 的统治政策。南开大学的何孝荣教授按照崇奉的具体表现和程度,分为三个阶段:洪武——宣德、正统——正德、嘉靖——崇祯。第一阶段的洪武—永乐时期崇奉较为节制,宣德朝开始大量封授、供养藏僧,克制渐少,肆意日增。第二阶段的诸位皇帝大都平庸佞佛,生活奢靡,其中,正德和成化两朝对藏传佛教的痴迷达到顶峰。嘉靖皇帝鉴于正德崇佛之弊,採取一系列措施禁绝佛教,宣导道教。隆庆以后,诸帝儘管仍旧崇奉藏传佛教,但限于国家财政匮乏,局势动盪,信仰的程度又转为节制。

图6 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 青花摩羯纹罐

图7 2021香港拍卖会明中期 掐丝珐琅摩竭纹圆盒

图8 故宫博物院藏万历 掐丝珐琅长方炉

因嘉靖皇帝禁绝佛教,本拍品的制作时间可以进一步细化到再次推崇藏传的万曆皇帝当政时期。实际上,从传世的明代宫廷御用器观察,典型的藏传佛教因素并不多见,除了僧帽壶,还有摩竭纹、梵文、藏文等作为装饰图案,只因数量稀少,尚未引起收藏家的足够重视。随着汉藏文化的交流融合,藏传文化因素也在发生改变。例如摩竭纹,明早期的形象较为凶猛(图6),明中期身上满佈鳞片,想必同中国传统龙纹及麒麟纹的影响有关(图7)。万曆年间又出现龙头、双腿、三爪、卷草尾的异兽装饰,应属受摩竭影响的产物(图8)。

图9 故宫博物院藏宣德 鲜红釉僧帽壶

提起明代的僧帽壶,大家经常想到官窑瓷器(图9)。瓷质僧帽壶主要见于明代宣德时期及清代雍乾时期,或单色釉,或青花,两岸故宫共计三十余件。未见晚明制作者。

本拍品的造型与瓷器相比,存在显著区别,但依旧填补了僧帽壶在明晚期的空白。除了汉藏交融的原因,可能也在暗示万曆皇帝对于藏传佛教的不同理解。

总之,精美的剔红僧帽壶是一件孤品,它的出现,为研究藏传佛教在明代晚期宫廷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珐琅

Lot 2833

清乾隆 银胎填珐琅花卉纹瓶

画珐琅“乾隆年制”双方框四字楷书款

H:9.6cm

清宫珐琅将新传入的工艺技术系统与原有的装饰系统融于一炉,是清盛世宫廷亟于建立全新的艺术形式。作为清帝国统治核心的重要器物,籍着陈设及赏赐,随时提醒统治者、朝臣、封疆大臣及外交使节清宫帝国的皇权与统治力,足以代表清帝国盛世皇室的丰功伟业。

这件弥足珍贵的银胎内填珐琅花卉纹瓶是清宫御制器物,其精湛细腻的工艺尽得当时宫廷珐琅器之神韵。本品为银胎,作观音瓶形,器形隽雅高贵,给人以亭亭玉立之感。全器采用银胎錾胎填珐琅工艺制作,通体以錾刻线条纹为地,其上錾刻精美花纹,以蓝、绿、粉、黄等釉色填彩,设色纯正饱满。颈部和足墙饰花卉纹,肩部饰如意云头纹,近足处饰蕉叶纹;腹部饰六朵花卉纹,四朵小花均匀装饰于瓶身上半部,两朵大花对称装饰于瓶身下半部;莲花盛开,缠枝纹翻卷自然,姿态鲜活,与华美绚丽的釉料、线条底纹完美结合,倍添华绮。底部施白色珐琅釉,中心画珐琅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四字楷书款,是清宫珐琅器上的标准乾隆款。本品以银胎填珐琅加画珐琅两种工艺,集于一身,极为罕见。整器减地雕镌使纹样轮廓线凸起,纹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繁简有致,工艺细致而精巧,美观而又寓意美好,布局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给人雍容华贵之感,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

此类器物是先在银制胎体上錾刻出花纹,再填烧透明珐琅,在种类上属于錾胎内填珐琅。相关专家研究,这类银胎浮雕内填透明珐琅器物,制作量不多,迄今为止只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极少的收藏,数量只有寥寥12件。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5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金胎的透明填珐琅作品28件,银胎的7件, 其中一件金胎浮雕透明珐琅碗的装饰手法和款识的写法与本品如出一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本品以银作胎器,在银胎上錾刻出花纹,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上,低温多次烧制而成。由于银作为贵金属具有贵重和坚固性,而珐琅釉料晶莹、光滑极具装饰性,作为宫廷陈设用品,既能为宫廷装饰增添色彩,更能体现出封建帝王的尊贵地位;显示其出身的非凡,也显皇室用器之雍容华贵,气度不凡。

Lot 2812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癞瓜形松花砚

L:10.1cm

铜胎画珐琅瓜形砚盒,盒盖与盒身籍砚身扣合。器身施以仿生珐琅料彩,内壁满施雍正时期特有湖蓝色釉,上端因应瓜形而凹入,下端亦因此而突出瓜蒂。盖面及背琢饰瓜棱,巧做幼瓜、瓜叶、瓜蔓由颈部垂伸及背附为砚足。器身仿生珐琅料彩极尽表现瓜之自然色调,与藤蔓、瓜身,相得益彰。

绿色椭圆瓜形砚,上下缘平齐,周边起黄色棱线。瓜形差色砚池,池边棱宽。石质润泽,通体深浅不一之绿色。砚背周边起宽棱,中央凹下,皆打磨光滑。

Lot 2820

清乾隆 掐丝珐琅嵌玉塔形香薰一对

H:91cm(2)

此对香亭为铜胎掐丝珐琅重檐六角攒尖顶,重檐六角各缀铜铃,香亭壁以铜鎏金嵌青白玉镂雕制造。呈六边形,上雕云蝠捧寿纹样,亭座为铜胎鎏金质,正六边形,通体錾花。重檐及底座围栏亦为镂空青白玉制作。

在明清两代的皇宫,园林,别墅的各正殿明间,都会有一组独特的陈设,即以宝座为中心,后有屏风,左右各陈设角端、香亭等。这种陈设格局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此类陈设中,摆在左右的香亭必不可少,清代档案及文献中多称此器为“垂恩香筒”。每当皇帝升座时,香亭内点燃檀香木,香烟从香亭的孔洞内冒出,造成香烟缭绕,香气宜人的神秘气氛,由此借喻皇恩浩荡,垂及万民之意。

Lot 2790

清早期 铜鎏金松竹梅纹水盂

D:6.6cm、Weight:364.5g

此水盂为以精铜铸造,局部鎏金,色古而凝重,呈瓜棱小罐形,广口,丰肩,束腰,近足逐渐外撇,器形玲珑别致,造型丰满而盈手可握。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梅岁寒三友图,苍松虬枝盘曲,傲骨铮铮。冬梅破蕊怒放,历寒雪而暗香愈浓,翠竹横欹而出,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人常以岁寒三友象征以喻士大夫的高洁品格及彼此间忠贞的友谊。

Lot 2830

清乾隆 铜鎏金龙钮玺印

L:14.7cm

此玺铜鎏金质地,顶部交龙钮。无印面,但体量硕大,印钮铸造雕刻十分精细,鎏金浑厚。此玺虽无印文,但凭尺寸明确,且可根据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宝薮》推断其身份及出处。

Lot 2832

清乾隆 铜鎏金玉辇龙首组件(两件)

龙头L:69cm 龙尾:L65cm

铜鎏金质,由龙首及龙身两部分组成。整体铸造精良,鎏金浑厚,龙首恢宏大气,法度严谨,皇家规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法驾卤簿图》。

图中所绘午门外是金辂、玉辂、象辂、革辂、木辂。

根据其尺寸及规制推断,此器物应为清宫旧藏《法驾卤薄图》中所记载五辂中金辂或玉辂之辕首尾两端之御用装饰器物,弥足珍贵。

竹木

Lot 2809

清乾隆 竹雕葫芦万代盖盒

L:9.7cm

此盖盒器型别致,竹雕而成,整器摹匏瓞样式,呈扁圆状,不中绳墨规矩而愈显栩栩如生,上下起口相衔,咬合紧密,工艺精湛。盖盒周身皆满饰纹饰,芥蒂处雕镂瓜叶藤蔓垂落,缠绕缱绻,枝叶阔大舒展,脉络清晰,卷曲自如,纵横交错,有连绵不断,无穷无尽之意,一面浮雕小葫芦两颗,造型逼真,百般可爱。器身顶部芥蒂处与器盖扣合,可组成完整的瓜藤枝叶,颇具匠心。

整器造型更精巧可人,施雕琢之功而形神兼备,如出自然,所刻画的纹样,精致细密,布局严谨认真,刻工交迭有序,章法紧凑,画面饱满并具延展性,刀法洗练,层次分明。因年久竹色沉着,整器蕴气温醇。此物为格调高雅之器用。

Lot 2811

清早期 紫檀百宝嵌花卉诗文笔筒

8.5×8.5×12.5cm

明末清初,文人雅士对文房用具颇为讲究,除了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外,笔筒为书房必备陈设,往往是书房主人的品位心性的映照。这些用具除了实用之外,亦讲求艺术性。

此件笔筒取上等紫檀料制成,用料丰硕,呈倭角方形,上阔下窄,四壁呈较小弧度内收,下承连体四足。木质致密沉实,色泽黑褐深沈,纹理似玉若丝,光泽深邃古朴。器型简洁素雅,端庄清秀,外廓线条挺拔柔美,倭角处转折圆润,较一般倭角工艺过渡饱满浑厚,兼四壁曲线内收,形成整体柔婉之艺术气息,寓圆于方,较四壁平直更易表达器物形态之美,确有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符合清早期的造型风格及工艺特征。此一时期的器物造型,一改明末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婉约之貌,外形上素有“线条美”之誉,器物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恰到好处。

笔筒口沿宽厚,线条处理严谨整饬,婉转相因,并嵌银丝饰回纹,工艺精绝。

一面运用百宝嵌技法,以白玉、红玛瑙、绿松石、珊瑚等名贵材质镶嵌玉兰花蝶图,一株白玉兰,一株红梅,交错向上探伸,花朵在舒展的绿叶锦簇下舒展自若,不远处一只蝴蝶闻香翩翩起舞而来。纹饰处理巧妙,静中有动,自然和谐。另一面以白玉、青金石、红玛瑙、绿松石等名贵材质镶嵌喜上眉梢图,梅树吐纳新枝,白梅盛开,枝繁叶茂,喜鹊落于枝头,或欲将腾飞而起,将喜鹊活泼之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更添欢乐祥和之感。

笔筒另两面皆以嵌银丝工艺装饰篆书诗文,一面诗文:“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出自南宋词人陈亮的《梅花》。另一面诗文:“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出自唐代诗人郑谷的《竹》。尾落“异公”及“珍玩”篆书方印。嵌银丝工艺精湛,布局严谨,层次清晰,银丝与紫檀木色泽对比醒目,明丽庄重,彰显优雅气派,极具典型的明末“周制”派百宝嵌风格。

王撰小像

翻阅文史资料,“异公”二字是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王撰的字号。王撰(1623—1709)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娄东十子之一。字异公,一字大年,号随庵、随訚、随老人、揖山居士、随叟,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王时敏第三子。工隶书、山水,笔墨超逸,峰峦树石,无不肖似时敏。年逾八旬,所作画犹苍厚腴润。但气局颇微,不能若原祁之沉雄恣肆,另辟畦境耳。卒年八十七。著《三余集》。

由此可知,王撰出生于书香门第,名门之后,且为苏州人士。苏州自明末清初便活跃着一批以“周翥”为代表的的能工巧匠,善于制作各种精工百宝嵌物品,而名满天下。

《尖阳业笔》中亦提到,周翥为明嘉靖年间宰相严嵩(1480-1567)所资助,其作品皆为权贵宫廷所拥,尤其严嵩被弹劾后尽归朝廷,鲜少流入民间,极为珍罕。周翥后人之作,纵清代盛世所出,论嵌料繁细亦鲜有出其右者,遵奉其独步工艺门派为“周制”。

由此可推断,此件笔筒极有可能为王撰请周翥后人或“周制”派能工巧匠为其所制的文房用器,可谓珍罕之至。在各方面研究上极富有说服力,历史意义、文化价值极大。

Lot 2796

清乾隆 御制亭台楼阁大挂屏

L:134.5cm、H:89cm

此挂屏边框为红木制,用料宽厚,铲地起线,打磨精细。屏心髹黑漆地,与主体纹饰色泽相得益彰。屏心画面主题镶嵌紫檀木、乌木等,雕剔一幅亭台楼阁山水风景画,屏中宫阙耸立,飞檐翘角,翠木环绕,远处奇山突兀,云漫雾嶂,似有万里之遥,近景及远景渐次展开,远近高低,虚实相生,层次分明,颇具立体感,画境高远清悠,可游可居,观之令人神往。整体画面布局十分考究,疏密有致,刚柔并济,逸趣盎然,楼台亭阁坐落于群山碧水环绕之间,巍峨高耸,山石嶙峋,苍松虬立,山涧溪流,曲径回环,云气氤氲,渺渺乎恍若蓬莱仙境,令人净心敛神,心旷神怡。

整器规格硕大,在挂屏中是极少见的尺寸,纹饰均高凸于面,山水、亭台楼阁刻绘栩栩如生,立体写实感颇佳,线条硬朗而不失细腻,古雅大气,具有典型的乾隆朝宫廷风格。

稀有材质

Lot 2808

清早期 南红玛瑙雕山形笔架

L:10.5cm

此笔山由南红玛瑙所制,是置放毛笔的一种文具。宋朝鲁应龙在《闲窗括异志》中对此有准确描述:“远峰列如笔架”。本件器物峰形高低俊秀,圆润可爱,盈手可握,构思巧妙,通体打磨精细,沟壑错落有致,充满了文人情趣!

Lot 2814

清乾隆 金星料九芝螭虎钮盖瓶

H:11.8cm(含座)

此器通体用金星玻璃雕刻而成,瓶细颈、阔腹、双龙耳、圈足、螭虎钮盖,一根枝蔓盘绕穿过瓶底,上结大小多个灵芝。此瓶运用镂雕、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制作而成,设计巧妙,形象逼真。

Lot 2816

清乾隆 青金石寿字纹椭圆形香盒

L:8cm

原配紫檀嵌银丝座

青金石质,此器选用上好的宝蓝色青金石料。器呈腰圆形,盖面由双夔龙捧寿字为主体纹饰,整件器物雕刻精美,磨制圆熟。附以紫檀嵌银丝的器座,上下呼应,浑为一体。

Lot 2839

清乾隆 水晶九芝三联瓶

L:20cm

原配底座

来源:香港拍卖会,1992年10月28日,Lot 500

水晶质,光洁纯净,瓶细颈,阔腹,圆钮盖。器身由盘曲的枝干将玉兰、宝瓶及灵芝连结并托起,整器采用镂雕、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自然逼真,工艺精湛,使世人得以窥见乾隆时期玉雕技艺之高超。水晶质,光洁纯净,瓶细颈,阔腹,圆钮盖。器身由盘曲的枝干将玉兰、宝瓶及灵芝连结并托起,整器采用镂雕、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自然逼真,工艺精湛,使世人得以窥见乾隆时期玉雕技艺之高超。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