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刘海粟十上黄山及绘画作品欣赏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5-04-12
导读: 刘海粟 ,原名盘,字季芳,号海翁。祖籍安徽 凤阳 ,1896年3月生于 江苏 常州 。 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14岁到上海学习西画,16岁便与乌始光等创办了私立上海国立美术馆, 他自任校长。刘海粟广招人才,兼授中西绘画,保守势力称他为艺术叛徒。他反而更
刘海粟,原名盘,字季芳,号海翁。祖籍安徽凤阳,189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 擅长油画、国画、美术教育。14岁到上海学习西画,16岁便与乌始光等创办了私立上海国立美术馆, 他自任校长。刘海粟广招人才,兼授中西绘画,保守势力称他为“艺术叛徒”。他反而更大刀阔斧地推进“艺术革命”。刘海粟的油画受野兽派影响,色彩生辣,笔触奔放,国画则敢于将大笔触涂强烈色调的画法引入水墨画。此画中点画勾勒与泼彩并用, 笔线强悍老辣, 喜用石青、石绿和大红, 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突出其艺术风格和艺术创造性。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刘海粟
 
刘海粟出身于江苏常州的一个封建世家,天生具有叛逆的性格,有着诸多一鸣惊人的举动。十四岁时,刘海粟只身前往上海,于周湘创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西洋绘画,次年返乡,自办图画传习所,边教书边自学。1912年,17岁的刘海粟因不满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上海,与乌始光、张聿光等筹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 刘海粟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 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 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出版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 刘海粟国画》、《学画真诠》等。
 
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海粟给黄山增添了艺术内涵。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单就70年来十上黄山的壮举,就破了历代画家的登临纪录。而他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他在十次登临中体现出来的不断攀援、不断超越的品格精神,更可令人敬佩,引作启迪。
 
  从1918年到全国解放,刘海粟在此时期共登临黄山五次,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素描速写稿及油画写生、册页小品,篇幅相对较小,艺术面貌虽具个性但不强烈。这段时间也正好契合了他艺术创作的前半期,特点是以西画为主,以研究油画为重,虽然也酷爱石涛及其艺术,但于中国画创作上尚未形成整体的、全面的、稳定而鲜明的风格,应视作成长期。


黄山温泉图》 刘海粟 1954

  全国解放后,刘海粟于1954年第六次登临了黄山。这次黄山之行别有意义,当时巧遇山水大家李可染,而李可染此时正进行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场革命,即通过写生活动,以'师造化'来改造中国画的形式、内容与笔墨体系,李可染一生的艺术成就正是奠基于这一时期。刘海粟对这位昔日的学生,今天的同道所取得的成就十分推崇,常常结伴写生、畅论艺事。他在1988年所作《黑虎松》一画上题记道:'十上黄山画黑虎松并遇李可染,1954年夏与可染同画黑虎松及西海,朝夕讨论,乐不可忘。今可染已自成风格,蔚然大家,松下忆之,匆匆三十四年矣。'从艺术面貌来看,刘李各不相同;从气质而论,俩人也大相径庭。但以艺术创作的态度取向及对生活、对大自然的认识观论,俩人却是相当的一致。刘海粟六上黄山的50年代,正是新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万众一心,力争上游的火热年代,他受新时代精神的感召鼓舞,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创造力积极、自觉地进行自己艺术的跃进,他一生艺术的重要转变也正发生于这一时期,可视为发展期。
 

《黄山白龙桥》刘海粟 1979
 

  刘海粟再上黄山是80年代了。1980年、1981年他七上、八上黄山,此时的他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他的艺术也在新时代里迎来了新的春天。他创作了大量泼墨、泼彩黄山图,同样来自对景写生,与过去作品相比主观成份明显增多,注重精神描写与气韵的表达;手法上以'骨法用笔'的中锋线条构建骨骼,用墨或彩泼洒晕染以助韵,兴会所作常常笔墨酣畅,气势夺人,可谓'墨气淋漓幛犹湿'、'笔所未到气已吞'。此时作品已真正代表了他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实践与人生体验的自然结果--'人画俱老'、'瓜熟蒂落'。应为成熟期。
 

《泼彩黄山石笋矼》 刘海粟 1983
 

  1982年刘海粟九上黄山,仍创作了大量的国画油画作品,艺术上进一步提升,可谓'渐老渐熟,愈老愈熟'。而作为创造者的刘海粟却从不服老,画中常题'年方八七',表示自己还年轻,正好用功。
 


 


 

1988年7月,刘海粟第十次登上黄山,实现了他十上黄山的夙愿,也完成了他一生艺术探索的历程,攀登上了艺术的'天都峰'。刘海粟在十上黄山的近二个月的时间里,到处写生,作画不辍,每每被黄山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所激动,他深情地说:'我爱黄山,画天都峰都画了好多年,它变之又变,一天变几十次,无穷的变化……我每次来,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有画不完的画。'黄山云海的奇幻变化给了刘海粟艺术的灵感,刘海粟以'不息的变动'创造了无限的新黄山;十上黄山,每创新意,实现了艺术与思想境界的跃进并与自然浑沦为一片化机。刘海粟的创造精神与黄山的自然风貌相契合,已融为一体。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