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市场逐渐春暖花开,文化复兴,任重而路远
这天,当真的就舒服了;春暖花开,人的心情也倍好。昨天的忧患,似乎就要离我们而去了。伸伸腰,沏杯茶,说一说关于艺术品收藏圈的事。
前一段时间有些小忙,既没有写字,也没有看书,整天忙着鼓捣手机;渴了吃黄瓜,饿了吃橘子。手机里的微信圈比较热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在从事艺术品推广了;就连以前的一些资深藏家,一把年纪、半大老头子,也捯饬的立立正正;大肆玩起来自拍、圈粉、微拍、抖音等等。
每天一大早就有朋友们的问候,然后欣赏着他们发来的图片、视频;然后每天晚上再忙着存图、删图。朋友多,确实挺好的,总算可以克服我这种孤独感比较强的人。一整天又被朋友们张罗着拉进群里去;然后,大半夜再猫黑起来,小心翼翼地从一些品质差的群里退出来。
前一段时间,大家都被闷在家里,一窝蜂在网上赶风口。个人比较喜爱收藏,也懂一些艺术;有时候闲了,心想做个群主吧,就怕管不好群,给国家添麻烦也连累大家。做个群员吧,也不方便表态,发言深浅都不好把握。怕整不好,还没有来得及灌水,在群里潜得时候,一不小心就被淹死了。有时候想一想,玩收藏也挺有意思的。
目前,随着资本市场的疲软动荡,房地产市场投机空间越来越小;艺术品作为一个替代性的投资品种被有些人看好。但因为艺术品价值评估存在很大难度,市场价格具有非常不确定性;导致很多人还是在盘子边观望,凑凑热闹,涨涨粉。
艺术品的投资功能越是凸显,艺术品的流动与变现的要求也越高。目前,购买艺术品的渠道有很多。但对于手中持有艺术品的藏家来说,想将艺术品迅速变现却并不很容易,不少艺术品也存在有价无市的情况。这也就是说,那些资深藏家也得变身销售;货压在手里,长此下去,没有流动性,谁也受不了。
目前艺术品的投资与退出的渠道主要有二级市场流通、抵押贷款、融资典当等三种。但据了解,除了二级市场还勉强流通一些外,可是交易成本太高。其他那些渠道,就更没有活力了,可操作性相当差。因为跨平台的价格评估,与可变现市场规模,目前都不能支撑艺术品形成资产投资循环。
在以前国内,尤其是90年代的时候,各类拍卖公司构成了艺术品流通变现二级市场的主体。参与艺术品拍卖的多为成名艺术家的作品,成交价格也相对较高,能够使收藏者实现最大收益,因而多数藏家愿意将珍藏的艺术品交给拍卖公司进行运作。
艺术品商业化拍卖模式,最早是在西方国家率先推出。全球规模最大、最老牌的拍卖行当然还是索斯比(苏富比),索斯比的历史要算到200多年前。
1744年3月11日,英国大书商塞缪尔·贝克在伦敦考文特花园的一家酒店以竞买喊价的形式出售某爵士的一批藏书。这个卖场被认为是现代形态的第一场拍卖。贝克死后,他的侄子约翰·索斯比被指定为遗产继承人,约翰把自己的姓氏命名了叔叔留下的拍卖公司,"索斯比"诞生了。
那时候好画和名贵物品仍多以商人私下交易为主,拍卖的方式并不被看好。这样的状况差不多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一个叫做彼得·塞西尔·威尔逊的人在"二战"后执掌索斯比,他决心挑战交易商对名画的垄断。
威尔逊推出了"卖方最低保证金"制度,在拍卖前向拍卖委托人提供一笔保证金,以此打消拥有珍品的人对价钱的顾虑。从此索斯比在艺术品市场上获得尊重,直至呼风唤雨。
1983年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被美国房地产商陶布曼收购。成为美资公司后这家拍卖行分成了两个总部,一个在伦敦,另一个在纽约。
历经两个半世纪的开拓和多元化发展,拍卖也日趋专业化,日内瓦分行主拍珠宝首饰,纽约以美术作品为主,中国的古代文物和名贵瓷器拍卖,则分别在伦敦和香港进行。
索斯比的繁荣向人们证明了拍卖业的兴盛,上百年的浮浮沉沉更见证了其艰难与波折,然而就是这个高风险的行业,在每次拍卖会都能创造高价格、高回报的历史性奇迹。
另一个英国拍卖行克里斯蒂(也称"佳士得")是索斯比的最大对手。克里斯蒂创建于1766年,比索斯比晚22年,但创始人詹姆斯·克里斯蒂很快为它赢得了口碑。1785年前后,克里斯蒂因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拍卖而名声大噪。先是拍卖了法王路易十五时期一个王牌间谍收藏的大批珍贵油画,然后又筹划了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贵族夫人的珠宝拍卖会。
整个20世纪都是这两大拍卖行争高低的历史。索斯比在拍卖世界纪录的数量上稍占优势。1994到1997年间,两家拍卖行的新当家人为了垄断市场,达成非法合谋来提高拍卖佣金的幕后交易,受到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2000年丑闻曝光,2001年的审判轰动全球 。
一般来说,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比较受欢迎,流通性好,换手率和回报率都比较高,因而,拍卖行成为众多投资者和收藏家流通的最佳选择,同时,尤其是持有一些珍贵的艺术精品的藏家,也选择拍卖行作为主要渠道。
我们知道,前些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降温,艺术品在二级市场流通,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卖家除了承担图录费、宣传费、展览费以外;拍品也要让拍卖公司压低到割韭菜的价格。对于投资者来说,拍卖成交后,投资者除了交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还需支付17%的增值税。另外,只有名家作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流通性,而且名家也存在一定的政治水分、学院圈水分、炒作圈水分等等,有时候藏家和投资者也怕被套。
艺术品收藏投资虽然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非常好的投资手段;但投资者急需用钱时,想把珍贵的艺术品抵押借贷,却并不容易。据了解,不少金融机构在推出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上非常积极,而对于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却不愿触及。
从长远看,艺术品市场会不断发展壮大,中华上下五千年,艺术品沉淀的文明属性与稀缺性,未来一定会使艺术品成为高端文化资产。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房产、股票证券投资热等,慢慢冷却下来以后,对文化资产的需求,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及个人,加入到了艺术品收藏的行业当中来。
但由于国内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还没有规范化,在过去的几年里,拍卖市场上出现仿品赝品的事情较多,且拍卖行在法律上没有约束需要完全保真,笔者身边有几个行业内有责任心老师说,当看到有些收藏家当被告知其收藏为赝品时,拒绝相信的场面,很是痛心。所以无论是大收藏家,还是初入此行业的新手,面对选择时需要保持慎之又慎的心态。
笔者建议收藏家不要只局限于稀世珍宝和名家作品,可以将对升值性较高的古代艺术品和当代具有潜力的艺术品作为收藏的重点。同时,应从热爱艺术本身出发,不要抱有靠某件藏品投资翻番的投机心态。因为文化投资市场,需要的是理性成熟的收藏家。并且鼓励大家收藏当代的作品,促进艺术家的创作,形成良性收藏创作循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艺术品投资收藏的队伍当中来。并且艺术品收藏,已经不再只属于金字塔尖人群,一些中富阶层也将其作为陶冶情操、增长见闻的爱好。
艺术品的品鉴与收藏,需要非常丰富的知识积淀;虽然很多人怀着热爱艺术的心态进行收藏的,但仍然会有可能买到价值不高的赝品。目前市场上。把赝品当作正品的交易,属于欺诈行为。好的赝品可以有一定的价格水准,但和真品价值相差甚远。 笔者提醒收藏投资者不要花冤枉钱,不要听信卖家讲故事,以为能捡个大漏大便宜,要多看业内专家的日记和心得,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个行业需要专业和诚信来维护市场,这个行业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彻底被激活。好在,艺术品投资市场逐渐春暖花开,形势喜人。文化复兴,强我中华;虽任重而路远,我志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