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摩羯纹玉器,可遇不可求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3-04-12
导读: 迦楼罗由藏传佛教而流行至辽金地区、再到中原,后又被塑造成了中国特色的金翅大鹏鸟,与迦楼罗相似经历的还有摩羯,经过一系列加工,被塑造成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鱼化龙。 印度5世纪石雕枋中的摩羯 源起 摩羯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在古印度的神

迦楼罗由藏传佛教而流行至辽金地区、再到中原,后又被塑造成了中国特色的金翅大鹏鸟,与迦楼罗相似经历的还有摩羯,经过一系列加工,被塑造成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鱼化龙。

 

 

印度5世纪石雕枋中的摩羯

 

 

源起

 

 

摩羯原是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在古印度的神话传说中,摩羯又叫“摩伽罗”,其身形巨大,常以兽首(鳄鱼、大象)、长鼻、大口、利齿、鱼身鱼尾的形象出现,往往有着翻江倒海的神力。

 

 

据佛家载记:摩羯,是一种“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的海中巨鳖鱼,有“鱼中王”之说。它的“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可“吞陷一切”,“能避一切恶毒”。

 

 

鳄鱼首摩羯形象石板

 

 

摩羯在印度的形象是接近龟形的。此外,摩羯还有一种形象源于鲸鱼或鳄鱼。其性恶,能损坏船只、加害于人。但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释迦摩尼佛法无边,他引导摩羯弃恶从善,自然摩羯也就成了佛教的神物。

 

 

巧合

 

 

与此同时,在我国亦出现类摩羯的形象,属于自发性的想象描绘,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现实生物外形。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逍遥游》就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鲲的形象与鲸鱼不谋而合,而摩羯形象又间接来源于鲸鱼,其化而为鸟的描述又似乎吻合摩羯振翅而飞的特性,这可视为早期的中国独立发展的类摩羯形象。

 

 

元宵的鱼龙戏

 

 

秦汉之时,中原又衍生了鱼龙漫衍这一百戏项目。所谓“漫衍”,就是张衡在《西京赋》中说的长百寻(约合八十丈)的巨兽;所谓“鱼龙”就是舍利兽(即“猞猁”),表演为先在庭院里舞蹈,然后跃入殿前池中戏水,变成比目鱼,跳跃击水,喷出水雾遮敝天日,再变成八丈长龙,出水在庭院中游戏,熠熠闪光。

 

 

这类由艺人扮成珍异动物的一种变幻神异的杂技表演,一般是于元宵进行宴舞欢会,并舞鱼龙彩灯。节日活动盛况空前,自然引得一众文人挥墨留句,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在黄道十二宫里第十宫有一个摩羯座,其形象是半羊半鱼的牧神潘恩的化身,也是善良与邪恶的混合体。但这与佛教中的摩羯大相径径,所指非同一物。

 

 

杨伯达先生著的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6期的《摩羯、摩竭辨》,明确考证唐宋辽金器物上龙首鱼身的纹样造型,系出自于印度神话和佛经故事,应为“摩竭鱼”,而非代指公羊的“羯”字。不过,摩羯纹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积习已久而不便更改了。

 

 

东传

 

 

印度摩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进入中国的,成书于南北朝东魏时期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辛头大河(印度河)西岸有一座塔,塔身石头上有鱼鳞纹样标记,原来,这里便是佛经中的摩羯国。

 

 

《洛阳伽蓝记》内页

 

 

如来为了救护摩羯国中深受疮病之苦的百姓,跃入水中,化身为大鱼。摩羯国人吃了如来幻化的鱼肉,如服灵丹妙药,病体痊愈。于是摩羯鱼便成了如来的象征,佛教的圣物,受到众多信徒的顶礼膜拜。

 

 

《中阿含经》残本

 

 

而我国关于印度教摩羯最早的文献记载一般都出自由外国僧侣所翻译的佛经里。如僧伽提婆(前秦北印度名僧,久居长安)所译的《中阿含经》说,“彼在海中为摩羯鱼王破坏其船……”

 

 

还有后秦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所译的《大智度论》第七:“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一是实日,两日是鱼眼,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此中的摩伽罗鱼王即是摩羯。

 

 

洛神赋图局部顾恺之

 

 

顾恺之根据《洛神赋》所作的传世名画《洛神赋图》中对“摩羯”的形象更是有具体直观的呈现。画中洛神乘着船在洛河上前进,有龙和麒麟这类中国传统瑞兽在前后。画面左下角,有两只怪兽,兽首鱼身,卷曲上扬的长鼻子还极具印度原创色彩。

 

 

安伽墓石围屏上雕刻的摩羯头部装饰

 

 

此外,在阿富汗的伯格拉姆遗址出土的贵霜王朝时代的遗物和中亚塔吉克斯坦撒马尔罕的片治肯特粟特人遗址中也有摩羯纹样,所以摩羯纹也有可能是从印度经由中亚、新疆间接传入中国的。

 

 

融合

 

 

一个有着吉祥或崇拜意义的形象,往往会在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随着美学观念而在器物上留下纹缕,最后又发展为能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生活面貌及社会现实的装饰纹样。在宗教的世界里,这类貌似恐怖、危害世间的怪物,通常会被收服,成为有益于人类的圣兽,摩羯也不例外。

 

 

由于印度人信奉佛教,摩羯的形象便引入了当时许多佛教艺术作品当中,时人信奉它有护身作用。故而被人们设计成摩羯纹广泛运用于金银器和玉器上,借此祈愿得到如来的恩惠和保护。

 

 

鎏金摩羯纹银盘

 

 

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哈达门沟出土

 

 

从南北朝起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西来的摩羯形象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流行于印度和中亚地区的摩羯鱼本无翅膀,唐初的摩羯纹样尚且维持了这一特征。然而,在摩羯纹流传的过程中,与讲究务实、辟邪趋善的中国文化自然融合之后,人们渐渐为其增加了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陕西省三原县李和墓石棺前挡

 

 

摩羯纹器物目前最早的为隋开皇二年李和的石棺上,可见仍保留着印度神话形象。(红框处为摩羯)李和,北周(公元557—581年)将军,官至延州总管,加上柱国。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卒,享年77岁。

 

 

这说明,在隋朝对于摩羯这种合体的动物并不陌生,并已经赋予了它一定的意义。

 

 

白玉荷花摩羯纹梳背 临安晚唐水邱氏墓出土

 

 

正面三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两侧各刻一摩羯。构图巧妙,装饰线条舒展流畅,整个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

 

 

摩羯形象“龙”化后,摩羯图像广泛见诸于宋辽金元的各类器物上,尤以玉为盛,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神采飞扬。

 

 

辽 白玉摩羯含珠饰 故宫博物院

 

 

此件为龙首、双翅、鱼尾,典型的摩羯含珠佩,腹下有一对穿孔,应为穿缀装饰之用。

 

 

辽陈国公主墓出土摩羯衔珠形玉坠

 

 

墓女主人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第二子秦晋国王耶律隆庆与正妃萧氏之女,作为皇子嫡生之女,被封为太平公主,晋封为越国公主,追封为陈国公主,墓男主人驸马萧绍矩,其祖父萧思温乃四朝元老,身居要职,其姑母萧太后总揽朝政,显赫至极。

 

 

墓中出土的摩羯衔珠形玉坠,青白色,龙首鱼身,头生独角,嘴衔虫珠,背生双翅,意欲展翅,是研究辽代玉器纹饰造型最为珍贵、最具参考价值的文物资料。

 

 

元 白玉摩羯纹铊尾 大英博物馆

 

 

元 白玉摩羯纹带板

 

 

辽 青玉摩羯珮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器首为龙形,有双翅,尾作鱼形,龙口衔珠。在翅、鳍与尾部共有七个圆穿,可能为佩饰之物。

 

 

白玉摩羯纹带饰

 

 

白玉摩羯纹饰件 上海博物馆

 

 

青白玉摩羯纹饰 金-元

 

 

白玉摩羯带板 金-元 国家博物馆

 

 

嬗变

 

 

摩羯造像与摩羯纹饰随着演化的过程越来越世俗化,其造型的变异与印度原始摩羯造型的差距更大了,进而发展成多种形式合体的瑞兽——鱼龙、鳌鱼。

 

 

鱼龙

 

 

唐朝,由于国姓为李,“鲤”通“李”,这就使得鲤鱼与国朝紧密相关,唐朝法律规定百姓不能食用鲤鱼,即使捕到鲤鱼也要放生,否则要受到法律的惩处。于是在揉合了中华鱼龙幻化的文化基因以及鲤鱼身形后,发展为集鱼龙变化及佛教摩羯信仰于一体的复合形象。带角龙首、鼓目圆睁、大嘴利齿、双翼鲤鱼身的摩羯形象最终定型。

 

 

中举图

 

 

中国人对于“龙”和“鱼”的文化内涵有自己的理解。由于唐宋开科取士,一朝中榜天下闻,寒门子弟亦得以出仕做官,这种快速改变当前阶级地位的方式就像鲤鱼跃龙门,越过则化而为龙,金榜题名。

 

 

《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得鱼化龙,青云直上。”它不仅表明了摩羯这个舶来品的变换的动态,同时又使其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含有某种再生、涅槃、升华的意味。

 

 

青玉鱼龙 明代 湖南省博物馆

 

 

白玉鱼龙佩 明 营口市博物馆

 

 

局部有黑褐色泌斑。通体雕成鱼龙形,卷曲呈半圆状。龙首鱼身,鱼身上带有双翼,佩饰。

 

 

白玉鱼龙佩 清 营口市博物馆

 

 

整器透雕,龙首鱼身,首尾相连。身正反面雕鱼鳞纹与乳钉纹,呈椭圆形。

 

 

白玉鱼龙 台北故宫藏

 

 

玉质原为白色。全器为一立雕鱼龙,兽首鱼身鱼尾,眼周有火焰纹,长卷鼻利齿,鱼鳍巨大,背上负有二小龙。颇流行于晋、唐时期与西北草原民族,配有波涛纹碧玉座。

 

 

鳌鱼

 

 

白玉鳌鱼花插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

 

 

外形为一鳌鱼,鱼身纵向,鱼尾卷翘上扬,下端则雕饰波涛,并配以水纹木座与之呼应,一眼即知,此鱼正自水中奋力跃出。此一造形寓“鱼跃龙门”意的吉兆。“鱼跃龙门”的典故出于《三秦记》:“江海鱼集龙门下,登者化龙...”。

 

 

关于鳌鱼,还有独占鳌头、鳌鱼观音的故事,现在普陀山梵音洞禅院正殿还雕塑着高3.5米的鳌鱼观音。

 

 

白玉鳌鱼摆件 杭州博物馆

 

 

虽然龙首、鱼身、双翼的摩羯造型依然保存,但鳌鱼之类的花插工艺品则使我们很难分辨出这就是历史上的摩羯。

 

 

《西游降魔篇》剧照

 

 

民间也传说唐僧取经时,经书为鳌鱼(即摩羯鱼)全部吞没。孙悟空即抓住鳌鱼精,用金箍棒敲击,迫使鳌鱼吐出经书。每敲一下,即吐出经文一句,故和尚念经必敲木鱼。(今福建福州西禅寺即有木雕的摩羯鱼形象的“鳌鱼”。)

 

 

明万历年间的《三宝太监西洋记》

 

 

第九十六回

 

 

明代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让郑和下西洋成为可能,在面对渺茫的大海,一切海洋生物都是未知生物,一些巨型鱼类就被描绘为摩羯。比如这本明万历年间的《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十六回就是讲述下西洋途中摩伽鱼王大张口的惊险故事。

 

 

碧玉鳌鱼花插 台北故宫博物院

 

 

整器为碧玉双鳌鱼形花插,一大鳌鱼头向上天,立地而起;另一鳌鱼仰卧于地,活泼可爱,富有动感,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青玉鳌鱼花插 故宫博物院

 

 

鱼、龙两种形象均在传统中华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鱼多子,且“鱼”“余”同音,于是成为后世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而龙则是传说中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神兽,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永恒信仰。

 

 

鱼和龙均为水生,“天河地川相连”,鱼、龙都拥有行云降雨的功能。既然如此,鱼龙之间相互幻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