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你能想见葫芦做的器物如此之静美吗?来看看古人的智慧结晶!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3-06-08
导读: #葫芦器皿# 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近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我们的祖先至少已有七千年种匏的历史。用匏做成日常用具,也可以上溯到远古。但不知是哪一位聪明人,

#葫芦器皿#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工与天然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近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我们的
祖先至少已有七千年种匏的历史。用匏做成日常用具,也可以上溯到远古。但不知是哪
一位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把初生的嫩匏纳入范中,使它长成各式各样的器
物。天然果实而形态方圆,悉随人意,不施刀凿而花纹款识,宛若雕成,真可说是巧夺
天工了。

 


制团花纹漆里碗,清康

高7.4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6.8厘米

 

商承柞同志《长沙古物见闻记》有《楚匏》一则“二十六年,季襄得匏一,出楚墓,通高
约二十八公分,下器高约十公分,四截用葫芦之下半。前有斜曲孔六,吹管径约二公分,
亦为匏质。口与匏衔接处,以丝麻缠绕而后漆之。六孔当日必有璜管,非出土散佚则腐
烂。吹管亦匏质,当纳幼葫芦于竹管中,长成取用。”可惜这件楚匏已经毁坏,无由审视
。如果做吹管的葫芦确实是用套管之法长成的,那么至少在两千年前已经知道用模子来
范制匏器了。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

通高12.1厘米

 

明谢肇荆在《五杂组》中有如下一条记载“余于市场戏剧中见葫芦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
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可见到了十六世纪,带花纹、文字的匏器
已是民间常见的一种工艺美术品了。

 


匏制蕃莲螭纹盖罐

通高15.3厘米,口径5.8厘米,底径6.7厘米

 

民间工艺往往被吸收到宫廷中去,匏器也不例外。清官范制匏器当始于康熙时期,这是据
实物款识、证以文献材料而得知的。有年款的匏器尚未见到有早于康熙的。弘历于乾隆十
二年丁卯年写过《抹壶卢器》,序中说“壶卢器者出于康熙年间,圣祖(康熙帝玄烨)命奉
宸取架匏而规模之,及熟遂成器焉,盌、盂、盆、盒谁所命。盖其朴可尚,而巧亦非人力
之能为也。”

 


匏制饕餮纹炉

高10.4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15.8厘米

 

沈初《西清笔记》更明确指出康熙间开始范制“葫芦器,康熙间始为之,瓶、盘、杯、碗
之属,无所不有。阳文花鸟山水短字,俱极朗,不假人力。其法于葫生后,造器模包其
外,渐长渐满,遂成器形。然数千百中仅成一二,完好者最难得。尝见一方砚匣,工致
平整,承盖处四面脗合,良工所制,独逊其能。”

 

清宫种匏范器究竟在什么地方,弘历的《恭短壶卢杭歌》中也讲到了“葫芦碗逮百年矣,
穆如古色含表里。摩辈不忍释诸手,‘康熙御玩’识当底。……园开丰泽重农圃,蔬匏尔时
种于此。’……”据《清宫史续编》,丰泽园在西苑太液池遍台西北,“南向,门五楹,门
外一水横带,前有稻畦数亩,圣祖仁皇帝尝亲临劝课农桑。”原来丰泽园就在南海里面。

 

 

关于匏器的范制,讲得最具体的要数九钟主人吴士鉴。他在《清宫词》中写道“匏卢秋老
结深青,范合方圆各异形,款识精镌题御玩,找陶而外有新铭。”注云“园菊旷地,遍植匏
卢。当结实之初,断木成范,其形或为瓶、或为盘、或为盂,镌以文字及各种花纹,纳
匏卢于其中。及成熟时,各随其范之方圆大小自为一器,奇丽精巧,能夺天工。款识隆
起,宛若砖文。乾隆间所制者尤为朴雅,此御府文房之绝品也。”他把范制的方法讲得相
当清楚,尤其是说明当时所用的范用木斩成,和现能看到的清晚期匏范是相同的。

 


                                                  匏制凸花纹盒

                                       通高5.7厘米,口径2.2厘米


 以上列举了一些有关匏器的史料,下面依年代的次序看一看实物,其中康、乾两朝的多数是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康熙时期

 

 

康熙时期匏器中最为朴质的要数大小不同的盘盌,器物相近,而造型纹饰并逞华妍的
则有康熙年款的六瓣盌。每瓣云纹一朵,迥旋圆婉,仿佛剔犀漆器上所见。盘黑漆里,
绘描金折枝牡丹,灿烂夺目。

 

 

盘为六出葵瓣式,如花朵般偃仰有致,微侈口,圆腹,浅底,6瓣花式矮圈足。外壁亦分
出6个区间,每一区间内以高浮雕勾勒如意形云头,下腹饰连弧纹2道,近底处有弦纹1道
。圈足内花式重圈中楷书“康熙赏玩”四字款识。盘内壁黑漆地上以工笔画法金漆描绘折枝
牡丹1朵,并根据厚薄不同的漆层来区别花叶的肌理与质地,渲染出物象的透视关系。因
年深日久,漆层薄处略经磨损,形成了虚实浓淡相互映衬的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匏制勾云纹漆里花口盘

                                 高5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9.2厘米


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时期的匏器中,有许多似这种纹饰线若刀裁、颇具浮雕感的作品,但
此器造型、装饰均别具一格,且能突破匏之自然形状的限制,如此精品实为难得。

 


匏制勾云团寿字纹盘

高4.2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10.4厘米



缠莲寿字纹盒,盖和底均作鼓腔形,扣合平整严密,不差毫发。审视盖与底系用两匏分别范制,合成一器。在两者的中心部位,各有花脐,可以为证。足知当年斯范时,对器形及尺寸的要求一定很严,故范成的器物才能精密如此。


匏制蕃莲纹团寿字圆盒

通高10.9厘米,口径16.3厘米

 


匏制凸花纹盒

 

八方形笔筒和蒜头瓶,属于康熙立体匏器一类。笔筒模印唐人五言流水诗,楷书极为工整。
器里用金漆裸涂,坚实完好,可以插笔而不致损伤筒底。蒜头瓶肩有仰俯云纹,腹有莲纹,
由于瓶身分瓣,显得花纹格外突出,而且色如蒸栗,莹澈照人,是匏器中的精品。



                                                      匏制八方笔筒

                                      清康熙,高15.5厘米,径11.5厘米

                                                       匏制蒜头瓶

                         清康熙,高13.8厘米,口径4.1厘米,足径7.2厘米

 

清代宫廷所制成套乐器中,一部分用范匏制成。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古称“八音”,匏居其一。但古代乐器用匏,主要作笙竽的斗,而清代则发展到利用范匏做
拉弦及弹拨乐器的共鸣箱。

 

 

用匏器作民族乐器的共鸣箱,效果如何,有待研究音响的同志考查试验。如果适用的话,
将为乐器制造提供更多的材料。




                                                          二、乾隆时期

 

 

乾隆时期匏盌,这里举兜口和撤口两式。前者足上模印回纹,益身戏珠龙四躯,姿态各
异,流云如带,环绕龙身,足内楷书“乾隆赏玩”款。后者用单线卷草构成云头纹,图案疏
朗快利,足内款识与前同。

 


匏制勾莲纹带托高足碗


通高12.5厘米,碗口径15厘米,碗足高5.8厘米,碗足径4.8厘米


底座高7厘米,底座足径10厘米,托盘口径15.5厘米

 

长圆形匏盘,边分十四瓣,每瓣有折枝花一朵,瓣瓣雷同。盘内朱漆地,绘描金葫芦花纹,
花实累累,即俗称“子孙万代”。两者的花朵形态,十分相似,可知盘边模印的就是葫芦花。
足内黑漆,有金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按匏若施漆,多在器里,器外则任匏质外露,这样更
足以显示抱的本色,但此盘独于足内髹黑漆。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

高3.3厘米,口径23.4-16.1厘米,底径19.5-12.7厘米


据个人臆测,范匏要制成如此盘那样平整长圆的器形,比较困难,如范夹匏身的一段,长成
后割取作为盘边,似比较易成。不过采用此法中间必然空透,要用镶木片加髹漆来填补它。
有可能匏盘就是用此法制成的,故足内也施黑漆,以免露出木胎痕迹。

 

 

盖罐是匏器中常见的另一品种,有高挫肥瘦多种式样。此罐侈腹,模印缠枝莲纹,盖模垂俯
的莲瓣,利用天然匏柄,做成盖顶的鼻纽。罐口用黄杨木钤镶,黑漆里。

 


匏制三凤纹圆盒 清乾隆

通高9.1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0.3厘米

 

乾隆葫芦形匏瓶,上部接近立方形,下部是抹去了八个尖角的立方,展现出十二个平面,俗
有“八不正”之称。上下模印八仙人物,花纹颇清晰。此瓶的范具看来比较复杂,不过康熙时
已有同样的制品,并不是乾隆时才开始有的。

 


匏制缠枝莲槌形瓶

高15厘米,口径7.2厘米

 

造形比较别致的是大寿桃,它采用了整个匏实,未加任何裁截。大桃之上,附着枝叶及小桃
八枚,合成九桃之数。图案意匠,备见经营。此种匏桃,有的已剖成两半,制成捧盒,有的
保留完整,可作几案上的陈设。彩瓷和剔红捧盒也有类似的设计,足见同一时期工艺品的相
互关系。

 


匏制福寿纹桃式盒

通高7.6厘米,内口最大径8.9厘米

 

曾经寓目的匏器,岁久而仍留有深刻印象的是一柄如意。上端模制云头,有乾隆款识。下端
利用葫芦蒂,范成如意柄,中部则不加范束,用细长的葫芦本身挽成一个结。全器三停匀称
,粗细弯转,无不合度。工艺之难,可以想见。

 


匏制勾莲纹圆盒

清乾隆,通高4.3厘米,直径9.5厘米,足径8厘米

 

康、乾两朝的匏器除上面讲到的外,还曾见凤纹尊、饕餮纹炉、龙纹宝月扁壶、砚台盒、自
鸣钟钟楼、小香盒、嵌匏背铜镜,以及各种盘、盌、杯、盏等不下二、三十种,这里就不再
一一详述了。

 


匏制乾隆御题花卉纹扁圆盒

通高9.5厘米,口径18.9厘米

 

清代工艺,尤其是宫廷工艺,一般有这样一个规律,即康熙时初具规模,至乾隆而大盛,嘉
、道以后,日趋衰落。工艺技法的精粗、花纹装饰的繁省,品种产量的多少,一般也符合这
个规律。这自然和时代的经济基础、社会风尚及帝王的爱好有密切关系,不过匏器却有些例
外。从上述各器可见康熙时期不仅范制工艺已很娴熟,品种也相当完备,和裸饰、镶嵌、钤
识等工也有高度的结合,只是传世实物可能比乾隆时期的较少而已。



                                                 匏制团花纹漆里碗

                     
                         清康熙,高7.4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6.8厘米

 

康、乾两朝匏器主要供帝王赏玩,有时也用作国际礼品,或赏赐贵族王公。玄烨曾以匏器赠
给沙皇彼得大帝。清宫档案有关于王公大臣入宫观剧后赏给匏器的记录。



                                          匏制海棠式炉,清康熙


                     高8厘米,口径13.1×10.4厘米,最大腹径16厘米

 

从传世匏器数量来看,当时一定曾雕制匏范多具。此后长期不用,很可能堆存在宫中某一处

所,束之高阁。我们曾希望会像制造蜡烛的雕花木模一样,发现一大批,但迄今未能在故宫
找到。因此匏范的具体构造,如何分瓣,如何斗合等,都只能凭匏器上的范痕去推测探索。
好在我们已经搜集到清代晚期小型教范实物,对研究更早匏范的形状、构造,并进而推测大
型匏器的范具,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三、道光以后

 

乾隆以后,宫中已不再大量范制匏器。据传闻,从道光时起,宫中只有小花园(有谓乃慈宁
宫花园的别称)还种葫芦。但宫廷以外,王公在宅邸中都仿种起来。种植地点先有鼓楼附近
及西郊海淀的某王府,稍晚则有宗室永良,其私宅在地安门内慈慧殿。永良之子绵宜,同、
光间任盛京户部侍郎,曾在沈阳种过葫芦。这些宅第范制的匏器,统称“官模子”,以别于晚
晴以来三河、徐水等地民间范制葫芦器。

 


匏制福寿纹笔筒

高11.2厘米,径6.4厘米

 

 

晚晴匏器的特点是不再范制瓶、壶、炉、盒等大型器物,品种也大为减少,只剩下贮养鸣虫
的笼具、鼻烟壶及小件陈设三种了。匏器大小的变化必然牵扯到选用匏种的变化。康乾时期
范匏用的是大匏和大葫芦,而晚晴用的则是无腰的棒子葫芦、松腰的小葫芦和小型的扁圆葫
芦了。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