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一竹一世界 —— 明清竹刻艺术纵谈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3-08-13
导读: 基于艺术家们不同的技法特点、语言风格、表现习惯和门第传承,所形成的艺术派别或风格,往往不过是艺术撰史需要而设的理论虚 构框架,并无界限分明的刚性指标。许多大师本无所谓流派,皆根基深厚,造诣全面,善博诸家之长,技法和语言混用随心所欲不逾 矩。

基于艺术家们不同的技法特点、语言风格、表现习惯和门第传承,所形成的艺术派别或风格,往往不过是“艺术撰史”需要而设的

理论虚构框架,并无界限分明的刚性指标。许多大师本无所谓流派,皆根基深厚,造诣全面,善博诸家之长,技法和语言混用随

心所欲不逾矩。且名手巨擘及其商业标签,同期乃至身后历代托款、赝伪、冒名者不绝,难以甄别考究,这种划分徒乱耳目。这

或许也是王世襄质疑所谓濮仲谦之“金陵派”一说的可靠性之原由。读者当正确理解此事,与其偏执条框,不若以艺论物,以才品

评。


一竹一世界 —— 明清竹刻艺术纵谈


作者:李宓


文人爱竹,自古而然。竹子挺拔、洁雅、翠绿、朴实、虚心、脱俗、有节,拟人之处有君子之风,历来为文人追捧。在华夏文明

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无数的文人墨客给予了竹子极高的赞赏与评价,“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

绿叶簇高竿。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野炉烧树叶,山杯捧树根”等,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诗篇。大文豪苏东坡更以


竹闻名,曾咏竹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千年来为历代文人学者传颂。


自古而今,爱竹、敬竹、颂竹、刻竹不仅仅是文人雅士之愉,也同时是国人百姓之趋趣。西周至汉代的竹简、《吴越春秋》中“断

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老歌谣、马王堆出土的文物、汉文献中的竹杖、唐古籍中的记载、宋人赞竹的美丽诗篇,尤其是传

承至今的明清竹雕制品,都佐证了这一事实。


战国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削竹为简册,修竹作器物,书写、刻文或漆绘于竹,据考至迟在我国商代已经流行,《礼记》载周朝也有

大夫以竹笏为礼器之载。而高古时代的刻竹器或因岁月太久远难以保存,存世仅有零星物件,如甘肃省博物馆1972年在武威磨嘴

子49号汉墓出土的一件国宝级文物——阴刻隶书工匠款“白马作”三字的汉代毛笔。



汉代 “白马作”毛笔 甘肃省博物馆藏


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说道:“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其所指的传统工艺美术

范畴中的竹刻竹雕艺术,较可靠详实的来源,则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在唐宋史料中曾有相关的记载。日本正仓院藏有一把中国唐

代竹制尺八,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留青竹刻制品,通体浮雕唐代仕女、团花和鸟兽等纹饰,华丽堂皇,至今仍完好无损。《清秘

藏》曾述:“【宋高祖时有詹成,能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花鸟,织毫俱备。所制更有鸟宠等物,甚精。】今亦失传。”此后

历朝历代,一直都有竹雕的使用、记载和实物的传承。



唐代 雕刻尺八 日本正仓院藏


发展至明朝中后期,受时政社风的影响,无数的文人雅士,诗人、画家、书家,甚至士大夫、学者、官吏或王臣望族将现实生活

的情结情绪、理想追求、价值情趣、人生悲欢转嫁到诗文中,寄托到了书画里。一时间,小说、辞赋、戏剧音乐等得到了空前的

发展,出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昆曲、京剧、相声、评书等多种门类艺术形式及精品

曲目在此时期诞生,并雨后春笋般植根发芽、发展、传承,这是一个空前灿烂辉煌的文艺时代。一些文人雅士开始钟情于竹刻,

以此表达心愿、抒发情感、寄予关怀,如同诗琴书画一般,灌予了哲学、思想、文化和艺术的内涵,使竹雕装饰工艺上升到了艺

术的层面,并借鉴、糅合其它艺术门类的精华,在材质选择、雕刻工具、雕刻技法、雕刻风格等方面,开始了探索创新,随后一

路不断发展,直到乾隆年间,达到竹刻艺术的巅峰期。



清早期 溪山行旅图 翰篁阁藏


一、竹刻的选材和工具


竹刻工艺,从初始设计到成品,涉及多个方面,需经过选材、材料处理、制坯、制造工具、设计题材、器型、起稿设计、技法、

风格、粗刻、精刻、加工修理、打磨、后期养护等多种制作工序。


刻竹选材主要以南方的毛竹为主,小件器或圆雕视需雕刻的内容也部分使用湘妃竹(斑竹)、墨竹、罗汉竹、棕竹等,还有利用

竹根、竹簧等竹子的不同部位。利用不同竹子材料的质地、密度、厚度、纹理、色彩,雕刻的艺术表现也迥异各异。据史料记载

和竹人介绍,大型竹器雕刻一般选材毛竹,嘉定地区属于平原,不产毛竹,毛竹盛产于湖州等丘陵山区密林之中,交通不便。


竹难得,需深入山间竹林之中,仔细搜求,古人曾写到“取材幽篁体,搜掘同参荟”。“伐竹需审竹龄,嫩着质地未坚,疏松不堪

,老者文理粗疏,不耐精雕,故以三年至竹为最佳”。伐竹需于腊月,秋后竹肉丰满,纤维粗壮,竹子不易断裂、生虫。古人在

有干燥的设备和条件,竹子砍伐后,需精心选择,保护运输,防护水浸、磨损。经过煮沸处理后再阴干存放数载才能使用。一般

雕刻竹筒取靠近竹子底部的部分,一根竹子只有二三节适宜雕刻,用料选择十分讲究苛刻。


竹料处理具有严格的程序,雕刻中也需要采用众多的技巧和方法兼顾。如固定雕件;以纸包裹竹坯为隔离手与雕件接触以免出汗污

染;采用羊肝石、水草或自制的水砂纸等不同材料打磨;为竹器防裂及美观,上下底边用硬木或金属封口包套等等。


书画是用笔墨施于纸绢之上,雕刻是用刀于竹木之间。实现雕刻艺术技法的多样化需要多种刀具,一般为刻者自制,以顺手方便

锋利为佳,大体可分为:圆刀(包括圆口平刀、槽刀)、平口刀(方刀)、三角槽刀、斜口刀等几大类,各司其职。据流传至今

的留青传承艺人介绍,仅是以浅浮雕为主的留青技法,使用各类刀具就有一百八十多种,可以想象当初的竹刻大师言之“用之刀

具有数百之巨”毫不夸张。至于运用,则运刀如运笔,冲、切、刮、挖、割、凿、铲等诸刀法。恰佐证了古人“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其器”之道理。


二、竹刻的表现内容和题材


从明代中期起,尤受朝野推崇道教风气、文人画风和世情文学影响,世情小说兴起和戏剧的进步也丰满了更多艺术对象,工艺美

术领域如铸铜、漆艺、陶瓷、建筑、家具等部类大量涌现出各种高贤隐士、奇山异水、亭台楼阁、神兽祥瑞、仙人菩萨、历史典

故、民间志异等内容乃至园林花草翎虫情趣等主题,这一时期的竹刻独辟一门后,自然也直接受益,表现题材得到了极大丰富,

如竹林七贤、三顾茅庐、曲水流觞、夜游赤壁、渔樵耕读、渔家乐、五子登科、群仙拜寿、刘海戏蟾、西厢记、金陵十二钗、四

郎探母等故事角色,包罗万象,雅俗共赏。名家书画,诗词歌赋、题跋文翰等内容,更涵盖每种题材和构图。


如最常见的故事性或描述场景的圆雕和通景浮雕表现方式:移步换景间,境界深浅迥异,情节跌宕起伏。人物表情刻划细腻,或

笑逐颜开,或怒须嗔目,或肃穆沉吟,个性与情绪纤毫毕现,风格多姿多彩,手法精妙绝伦,刻画出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奇轶

事。



朱三松款 圆雕和合二仙 清宫旧藏



圆雕 观音罗汉人物 翰篁阁藏


三、竹刻的表现载体


竹刻竹雕器用的品类五花八门,横贯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雕刻艺术水准体现最高的器具大多集中在文房文玩上,特别是渗透了

文人画精神的器物,尤以笔筒(《竹笔尊铭》述“纵横笔阵,崭垛管城,就我范围,文从心生”)和臂搁(《秘阁铭》“其心虚,其

节直,切切磋磋,君子是式”)为最具代表性的大宗制品。其他如砚屏、镇尺(厚能镇薄,尺寸青肤,重山岳)、香筒、香炉、


书架、文具箱盒、竹杖(何者扶我老,竹为好,剔中园,以为宝)、印章、墨床、烟壶、水浴、笔舔、纸裁文房、挂件及人物、

飞禽走兽、羽翎虫鱼、花草山石等圆雕玩赏件、仿古畲器诸金石的供摆件、茗具、佛砻、折扇、拂尘、虫罐、鸟笼、饰物等等,

琳琅满目。“疁以竹刻名,器则为酒觚,为诗筒,为书尺,为楸奁……”,“因竹肖撰,恍惚海上鬼工矣”,器型种类数十种之多。

或使用,或摆放,或装饰,或把玩,或馈赠亲朋好友,一时间,成为人们文化和情感交流的时尚载体,也是晚明长物工匠精神的

体现,宅居文化的宠儿。



清宫旧藏 各式明清竹雕物件例举



翰篁阁藏 各式明清竹雕雅玩例举


竹刻竹雕艺术品大多数体巧质轻,手把可玩,赏心悦目,极具交流、施教激励、审美、祝福之便。 今天收藏于各大博物馆及私人

遗留的作品与实物,都在叙说着这一段工艺美术史的辉煌、璀璨的艺术和先人们的巧夺天工,无数赞美的文赋和诗篇也给予了记

载。 曾有诗赞嘉定笔筒“绝艺从来出胜流,虽然寸竹并琳璆。人逢古貌余高致,手运神工得冥搜。莫谓雕虫娱世俗,须知镂玉重

虞周。典章久弃无人识,寒暑荒江一老裘。”赞美竹刻达摩“闻昔土地初,抟沙成眷属。图画肇中古,像设传西竺。重以黄金铸,

妙有旃檀琢。”举不胜举。
如这件鹅卵大小的清早期圆雕竹根闲章,巧用老竹根的色泽、纹理和残损,审曲度势,大璞不斫,只

以简单线条界分、剔出双圈眼阳
纹,对天然形态不着痕迹的稍作裁修,予以强化,极古雅质朴,盈盈一握。章文“抱琴看鹤去,

枕石待云归”,更添落拓脱俗气息,正是
工艺美术、篆刻和诗辞结合的文人艺术浸淫产物。



清早期 “芷道人”款竹根雕随型文人闲章 秋水堂藏


亦偶见较大型的竹刻圆雕件,如上博所藏一件高约达40公分的竹根作品,器型为清代盛行的山子摆件,以“群仙祝寿”为题材,作

通景圆雕镂刻,整座蓬莱仙山巍峨雄浑,曲径盘绕而上,直通金顶,其间楼台叠翠,洞府藏幽;苍劲松风,隐然似见雾霭祥云,

湮湮渺渺,溪涧潜行,虎啸龙吟。各路仙人拾阶而上,或行谈怡然,或亭阁小聚,一片喜庆之声。巧匠将整块竹根雕成山形,

构思宏大,又集圆雕、浮雕、阴阳刻、镂透雕诸法,刀法老熟细腻。通体近百个人物,情态各异;诸景物内容丰富而错落有致,

生气焕然。尤为竹雕中极珍罕巨作。



清 佚名竹根雕群仙祝寿山子 上海博物馆藏


四、竹刻的重要流派、技法及其代表


(秋水堂补述:明中期始,竹刻业在苏州嘉定、金陵等地区蓬勃发展。清嘉庆时人金元钰著《竹人录》,述称“刻竹创自松邻子,

自前明止今二百八十余年流传不废,制度浑朴”,又言“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吴邑朱松邻。”这种流派开山和划

分袭此流传下来。至此,“明清竹刻”作为工艺美术门类独立成型。但倒非此时才有竹艺诸事。


一个艺术门类和流派之形成,苟非一时一人之功。有学者考嘉定竹刻风格之形成,先后也受宋元文人画、版画、金石学等诸法的

熏陶日久。明代皇权要么对知识分子严苛管制,要么耽于逸乐,至中后期则朋党内宦争权,文人士大夫普遍厌弃政治,每多玩物

寄情,深度参与艺术创作,给工艺和美术各门类灌注了丰厚的文化养分和文人气息,实时代土壤沉淀滋养、厚积薄发的结果。


但直到朱鹤这位里程碑式的全才宗师出现,以个人之能,融百艺之长,使之从技法、体裁、内容到表现手法全面升华,竹刻才褪

去简单工艺装饰和铭识的匠气,脱胎换骨成为一门书卷气和金石味的雅致艺术。为嘉定派乃至整个明清竹刻的发展奠定基调和方

向。)
自晚明起,竹刻艺术在各地逐渐形成了若干风格流派和特色雕刻技法。概括分五大类:一是平雕(阴刻)包括线刻、浅刻

和深刻;二是
浮雕(阳刻)分为浅浮雕、深浮雕、留青雕;三是贴簧,也称翻簧或竹簧,是将竹子内壁刨下,粘贴到其它器物制品

的表面,利用其天然
的色彩和细腻的纹路而体现审美的效果;四是透雕,即是镂空雕法;五是圆雕,立体雕刻一件作品,体现三

维的立体视觉效果。


附:竹刻技法图例



在各大类别中还有细分,如陷地深刻、陷地浅刻、浮雕里还有薄地阳文、线雕中还有刀写、微雕、竹簧上浅雕等特色工艺。在竹

雕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工艺技法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相互融汇贯通,很多将多种雕刻技法同施于一身。这些不同技法特

色的流派,都各自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巨匠。


(一)嘉定派


竹刻艺术的发展过程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明显的个性特征。明朝末年,起始于江苏嘉定地区,开始了文人竹雕艺术的先河,涌

现出了以“嘉定三朱”为代表的嘉定派竹刻艺术的一批竹雕艺术大师。雕刻大量使用圆雕、深浮雕及镂空技法,雕刻人物简洁、生

动,追求表现雕刻意境和艺术味道。此阶段雕刻特征为线条粗犷,雕面较小,雕刻大面积留白面。在笔筒雕刻时,筒壁通常雕透

留空。



明中晚期 朱鹤竹雕松鹤笔筒 南京博物院藏


1、朱鹤,字子鸣,号松邻、松龄,为嘉定派竹刻创始人,明清文人竹刻开山鼻祖。史传其人品性高洁,博雅多艺。早年从松江曹

时中学六书,工于韵语,善书画,精摹印。明末书画巨匠李流芳,曾盛赞朱鹤印谱“自大小篆至于飞白、鱼虫之迹,无所不备。

其配字之精、用刀之巧,穷工造微,本秦汉之法度而奄有宋元之变通,近世工者皆不及也。”正是这种全面深厚的艺术修养沉积,

朱鹤方能以刀代笔,治诗、书、画、印诸艺于竹刻一身,每能在寸竹之间作山水人物、楼台鸟兽,无不因势造象,巧夺天工。


清大学者王鸣盛诗称“玉人云鬓堆鸦处,斜插朱松邻一枝”。清宋宛对其作品也赞美不已:“练川朱生称绝能,昆刀善刻琅圮青,仙

翁对弈辨毫发,美人徙倚何娉婷,石壁巉岩入烟雾,涧水松风似可听……”后世乾隆帝亦曾题其《西园雅集图笔筒》:“高技必

应论高士,传形莫若善传神。”


朱氏一门传承递荫,固然有秦一爵、沈大生、沈汉川等高徒,其子、孙亦成为一代竹刻名家,世称“嘉定三朱”:即朱鹤(松邻)、朱

缨(小松)、朱稚征(三松)祖孙三人。



明晚期 朱缨 竹雕“刘阮入天台”香筒 (高16.5,径3.7cm)


上海宝山顾村明朱守诚墓出土



明万历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 故宫藏(左图)


明万历 朱三松竹雕高士图笔筒 上博藏(右图)



明 朱鹤款竹根弥勒(左图)


明 沈大生庭园读书图竹笔筒(中图)


明 朱三松竹雕渔翁(右图)


嘉定派在明末--清早期,得到了充分的持续发展,大师级的竹刻名家辈出,各流派技法相互交融,技法和表现形式更推陈出新。往

往一件作品被浅雕、深雕、透雕和镂空雕刻、陷地、留青等同时施用,使雕刻层面达到五六层之多,风格又难见独存,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明清文人竹刻艺术达到了顶峰。代表人物如顾珏的微雕,吴之璠的“薄地阳文”, 以及周芷岩的“刀写”,各具风格:


2、顾珏(1662-1735年)字宗玉。世居嘉定。深得嘉定派鼻祖朱氏竹雕之精髓,而后反传统,以微雕见长,追求精镂细刻,秾华

绮丽,从而独立门庭,自创一派。《竹人录》中称赞顾珏刻竹为“齐梁绮靡”,如同南梁朝讲求音律对偶,辞藻浮艳一样。其竹刻


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能及。近年来,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价格屡创新高,往往上千万之多。



清康熙 顾珏款 竹高浮雕山水人物笔筒(左图)


清康熙 顾珏款 竹雕八仙过海图笔筒(右图)


3、吴之璠(1662-1722)字鲁珍 号东海道人,被称为朱三松后嘉定竹雕第一高手,开创薄地阳文雕刻技法。乾隆帝曾写诗赞曰:竹

刻由来称鲁珍,藏锋写像传有神。技哉刀笔精神可,于吏吾当斥此人。



清吴之璠 二乔并读图竹刻笔筒 上博藏



清 吴之璠刘海戏金蟾笔筒1 国博藏(左图)


清 吴之璠刘海戏金蟾笔筒2 上博藏(右图)



清 吴之璠款竹雕插屏 翰篁阁藏


4、周灏(1685-1773),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又作芷款,尧峰山人、芷道人、芷叟、樵叟,又自号“髯痴”。嘉定人。周芷岩

是清初与吴之番齐名的嘉定派竹刻家。他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

创造出凹凸皴法。后世称为“平地花纹刻法”。《竹人录》中以汉唐诗派比喻清代竹刻,又把周芷岩比作盛唐的杜甫,誉为清代竹刻

开创新法的第一人。



清早期 周芷岩制竹刻笔筒三例 宁波、上海等博物馆藏


(二)金陵派


明晚期的金陵地区,濮澄(字仲谦,明万历至崇祯时金陵人)则开创了“金陵派”竹刻竹雕技法,其特点是以刀代笔,应且善于选

材,根据雕刻题材内容,取巧利用竹子的盘根错节,以浅刻、浅浮雕技法为主,往往寥寥数刀即可制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明晚期 濮澄竹根雕松纹壶 故宫博物院藏



明 濮仲谦制 竹雕竹枝笔筒 清宫旧藏(左图)


濮澄款 竹刻水仙诗文扇骨 天津博物馆藏(右图)


(三)留青法


明末清初时期,除嘉定、金陵两大流派外,还活跃着一位被称为“留青圣手”的竹刻巨匠张希黄,利用竹筠和竹肌色泽的差异,创造

出了阳文浅浮雕留青刻法,也是以画入竹的大乘者。张氏竹刻多取法山水楼阁题材的界画构图,画面清丽工整,高远典雅,下刀

纤巧细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的文人画特点,影响深远,传承持久,代表人物有尚勋,直到今天,在江浙地区还在流行此法刻

竹。该法本质上属于嘉定派的衍生分支,也是文人竹刻的一脉。



清 张希黄款 楼阁山水笔筒 国外馆藏


(四)翻簧法


同期,湖南邵阳地区则出现了竹刻翻簧技法(又称“文竹”或“贴黄”法),其工艺程序是将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

黄,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于上面刻饰


这种技法经常与乌木、紫檀等深色木料结合使用,其中有一种透雕作法,粘贴好竹簧后,再将花纹部分镂空,呈现较深的木质底

色,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突显出花纹,具有剪纸及雕漆般的效果,极具繁缛典雅之美。这种工艺开辟了与嘉定派文人竹刻完

全廻异的另一风格,强调对称性规整性纹饰和范式图案的装饰美,也可扩展到日常家居用品和体量更大的器物上,华丽富贵,颇

受权富阶层和世俗欢迎。
后在清宫廷造办处得到了极大的关注重视和发展,至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都留存有相

当数量的竹簧文房精品。



清 竹簧文房用品 清宫旧藏


从明代晚期开始到乾隆年间,是竹刻艺术发展的黄金发展期。此时期名家众多,在《竹人录》中记载七十余人,《竹人续录》中记

载八十七人,“重复着寥寥”。嘉定派竹雕名家云集,除了早期的“嘉定三朱”家族,江福生、施天章、吴之璠、周芷岩、顾珏等,

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三兄弟及家族、时氏家族、王之羽家族数代、邓孚嘉、邓士杰、邓渭家族等名门以及王梅邻、方洁等

众多名手,均被录入史册。其中,著名竹刻大师施天章师从封锡禄,曾入宫廷;而泰斗级嘉定派竹雕大师顾珏又师承施天章;王

之羽、朱文右师承于吴之璠;周颢传教于严煜、徐枢、吴嵩山等。金陵派潘西凤作为濮仲谦之后的第一人,也使其派技法也得以

发展传承。



清早期 封锡爵 竹雕白菜笔筒(左图)


清早期 封錫祿 竹根雕羅漢(中图)


清 封鼎 竹雕秋菘图笔筒(右图)



清早期 邓孚嘉 陶渊明赏菊摆件(左图)


清乾隆 邓渭 竹雕二仙渡江臂搁(中图)


邓孚嘉 竹雕桃型蟠松洗(右图)


上海博物馆藏



除了上述传载的一些代表人物和名家,明清竹刻发展200多年间,更有无数技艺高超却被遗忘的民间匠人和高手,留下无数的佚名

珍品,遗传于世,更足证昔日竹刻艺术之盛。如



清代 各地馆藏及民间的佚名竹雕珍品 例举


五、后期的竹刻艺术和行业状况


清中期之后,国势渐衰,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工艺和美术也日渐没落,生活现实的危机感和社风世俗化趋势,也使得

人们逐渐寡淡了对艺术和器物的癖好热情,本为文人士人情趣、对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和制造技术要求极高的嘉定派为代表的文人

竹刻,也后继乏力,名家和雅作日渐稀少,且受到更吻合世俗大众品味、也更易于制造生产和适用的翻簧贴黄或简单阴刻产品的

市场冲击,逐渐淡出竹刻业的主流,沦为少数文人雅士和艺术家的业余情趣,仅在小众圈子里遗传延续。


在技法上,此时海派文化和金石学的兴起,以往的圆雕、镂空雕等繁复的工艺逐渐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以阴刻浅雕为主的工艺

技法和风格。以竹刻为业的艺人虽不少,但平均文化艺术素养水准不高,大多以养家糊口为目的,粗制烂造。大多数的传统嘉定

刻竹店和工匠相继歇业或转行。到了民国后期,竹刻大师就只剩下潘行庸一人了。


同时,竹刻技术往往只在私坊师徒和家族之间私授,传承门路单一窄小,慢慢就人丁稀落,限制了这门艺业的推广,制约了竹刻

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人们在苟且承袭竹刻的同时,却也将其法延伸到木料、犀角、象牙、玉及石料等材质上,使得雕刻艺术得以

更广泛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整个近现代整体雕刻工艺的发展和水平,扩充了人们的审美取向和需求。但也进一步压榨了古典文人

竹刻艺术生存的空间。


由此,古典竹刻艺术日趋衰落,再没有人能像前人顾珏那样,用一两年时间去雕刻一件作品,创新热情匮乏,整体水平日渐下

滑,走完了由兴而衰300多年的历程,昔日辉煌不复矣。


直到当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和传统文化热潮,竹刻艺术行业也逐渐为人们重新关注,焕发了新机。一方面是传统艺

术传承,二是现代工业工具材料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竹刻艺术已经恢复到相当的高度。在苏州地区以徐素白及其后代徐秉

方、徐秉言以及门徒较完整和系统的的继承了留青技法;在嘉定地区,曾办过若干个竹刻传习培训班,先后培养了一大批竹刻艺

人;在安徽徽州,涌现出若干具有嘉定风格的徽派竹刻大师,常州、浙江、福建也是同样;竹簧技艺在邵阳、河北雄县等也涌现

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传人,使得各流派竹刻艺术得以恢复,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值得庆幸与欣慰。



当代 常州徐素白 留青竹刻“月季蝴蝶”笔筒(左图)


当代 罗启松 黄岩翻簧竹雕座屏(右图)



当代 徐文静 非遗常州留青竹刻省级传承人作品


《花大如斗延年益寿》


六、竹刻的鉴赏与保养


古人曾云竹器,“其色红如琥珀者为上,鹅油色者并足宝贵,黑为下”,为材质的优良确定了标准。竹器材质价廉、娇贵,存放保养

怕虫、怕湿,怕风干、怕水、怕油、怕磕碰,所以,“前人制作,至今日少得者”,至今数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精品寥寥无几。竹


品的理想保存温度在20-35摄氏度、相对湿度35-45度之间。在北方容易干裂,在南方容易发霉。不宜长久密封、不宜风吹日晒、

不宜着地受凉,也不宜屋顶受热,只适于房中之间,阴凉恒温之处。不得水洗、油泡、上漆,更不得刀具等硬物清理。有先人建

议,存放“须椟以文木,间二三年将生桐油细刷一次,即用棉布揩净,取其润泽不枯”。日常间,竹器保管应做到勤查、勤看、勤清

尘。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