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清代杰出画家顾洛款巨幅《人物故事图》鉴赏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4-01-28
导读: 老款画,通常是指古代一些高水平的托名画,因为无法确定是真迹,也无法确定仿作的人是谁,但因为画作本身质量很高被流传了下来。有些老款画,更是被古玩商加盖一些特别的印章,以谋取较好的利益,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操作,碰到鉴赏高手则会判定为赝品,反
老款画,通常是指古代一些高水平的托名画,因为无法确定是真迹,也无法确定仿作的人是谁,但因为画作本身质量很高被流传了下来。有些老款画,更是被古玩商加盖一些特别的印章,以谋取较好的利益,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操作,碰到鉴赏高手则会判定为赝品,反而不会入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弄巧成拙。
 
  (本品——顾洛款《人物故事图》)
 
今天分享的就是一幅顾洛款的老画。顾洛(1763—约1837),字西梅,号禹门,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书法古劲圆厚,工画人物、棠水、花卉、翎毛,颇极生动。尤擅长仕女。写古衣冠,渊雅静穆,深得陈居中神髓。惟随意挥洒,落墨奔放,不免作家习气 。 与张秋谷、奚冈、汪未山友善。汪未山延至其家,遂为之代笔。生平作画未尝重稿,亦未尝授一弟子。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时年七十五 。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巨幅横披,绫本设色,尺寸为3280cm*135.5cm,比宣纸丈二略小。注意上图,是手机拍三次后拼在一起的。古代的绫绢布匹,规格是按匹出售的,一匹等于四丈,相当于现在的13.3米,宽度是型制都是1.4米左右,这幅画所用绫大约是四分之一匹。
 
 
绫:光滑柔软,质地轻薄。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汉代初露头角,到宋代开始大量用于装裱,并在唐代原有传统品种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纹样设计,盛极一时。元、明、清时期产量渐减。明代还出现了绫本书画,清代也多有书画家喜在素绫上挥毫、作书画。素绫性软,着墨渗化,要先涂浆液,托上背纸(俗称命纸),方可下笔。到康熙中期以后又少见了,晚清时再昙花一现,但始终未能盛行起来。
 
上面这段文献记载,与本幅画作的材质、时间都高度吻合。如此恢宏巨制,若是民藏怕是没有如此大的空间展挂?会不会就是为皇室作的贡品呢?
(本品钤印)
 
落款:庚申西梅顾洛制。钤印:顾洛之印(白文),西梅写生(白文),与数据库顾洛对应印鉴高度相似。若题款是顾洛真迹,庚申年当为1800年,按计算顾洛当为38岁,正当年富力强,画功应当足以完成这样的作品。
 
 (数据库中顾洛印鉴)
 
另外还有三枚皇室钤印,一枚是太上皇帝之宝,一枚是皇帝之宝,一枚是避暑山庄之宝。但同时伴随着诸多疑问。
 
第一枚印,太上皇帝之宝,乾隆1795年退位当了太上皇,1799年驾崩,1800年太上皇帝之宝的印不应该再被使用。
 
  (太上皇帝之宝印鉴对比一致)
 
第二枚钤印,皇帝之宝,这是乾隆钦定的大清二十五宝印之一,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肃法驾”之用,公开资料上从未见用在书画上。皇帝颁诏,册封皇后等仪式多用之。但从清代档案考察,在二十五宝中,此宝的使用频率最高,钤用范围极广,其他诸宝实无以相比。玺文朱文,玉筋篆,左满文,右汉文。
 
  (皇帝之宝印鉴对比)
 
第三枚,避暑山庄之宝。目前在公开的资料,没有查到这枚印鉴,但也不能就此否定这枚印曾经存在过。网上查到的是一枚印文【避暑山庄】的大印,被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列为镇馆之宝。两者风格相去甚远,没可比性,但细细品味似乎【避暑山庄之宝】印文风格与太上皇帝之宝、皇帝之宝更为接近。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这枚镇馆之宝,公开高调展出,据说是乾隆早期宫廷制作,但与乾隆其他印鉴风格相差较大,是否真品应当存疑。
 
  (避暑山庄印和避暑山庄之宝)
 
鉴赏进行到这里,一般的高手都会给予断然否定了,因为这些所谓的皇室钤印大概率属于仿作,整幅画作也基本就被定为赝品了。
 
但是,更多的问题随即而来。这幅画通过细部微痕鉴定,显然是老画,若是仿品应该是民国初年,在清朝这样公然仿皇家印是死罪。事实上,民国时画坛也的确出现多起规模性仿画,比如马家桐、张大千、谭敬。问题是,搞这么大的托名画成本巨大,怕是非常难以出售,而且三枚皇室印明显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仿作的人真就这么弱智吗?
 
  (顾洛款《人物故事图》三位仕女)
 
进一步欣赏画作内容,主题无疑是一大户人家踏青郊游的场景。左侧是男主和两位夫人,男主边看书边品茶,右边是三个女儿,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时,恰好最右有一倾慕已久的男子前来拜会。
 
注意观察各处细节,全神贯注插画的夫人,神情自若,宁静祥和。
 
 
(插画的夫人特写)
 
两位仕女正聚精会神的读文稿或是书卷。应该家中的大姐、二姐,衣着样貌成熟,动作稳重娴熟,且非常默契。表情当中隐隐透着欣然的笑意,显然对文稿内容很是满意,心生欢喜。
 
  (两个读文稿的仕女)
 
默默站在姐姐的一边,又挨着父亲的身后,显然是家中的小女。身材苗条,姿态拘束,表情淡然,似有几分不满但也只好默然。估计最右边的青年正是对这家小女倾慕已久,准备了诗文书稿前来拜会,大姐二姐看来是较为认可,但小女并不欣然。
 
  (红衣仕女特写)
 
  (前来拜会的青年男子特写)
 
对旁边正在进行的事,这家男主表面上漠不关心,实则胸有成竹。他左手书右手茶,眼睛看着夫人,一幅优哉游哉的模样,非常惬意。
 
  (顾洛款《人物故事图》男主人)
 
整幅作品,七个人物,各自神态不同,却入情入理,惟妙惟肖。故事脉络被画家悄悄的隐藏在画面背后,用神情和细节来意会,耐人寻味,引人入胜,非常高妙。
 
构图章法顺理成章,温馨的一家人和周围祥和的环境,情景交融,令人神往。宁静祥和,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不正是人人都追求的幸福生活吗?!
 
 
作品设色人物淡雅明丽,场景设置搭配处处精心,意境高雅。读书、头上的金饰、身上的金线,暗示这是个书香富贵之家。
 
画功方面,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人物服饰的线条,宽袍大袖,衣袂飘飘,颇有吴道子衣带挡风之貌,但又不完全是古代的游丝描。这些线条几乎没有断笔,寥寥数笔,人物即活灵活现,功力惊人,且敷色平涂,这个特点与近代张大千可以媲美。
 
显然,不考虑落款钤印,画作本身绝对是上乘之作,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我们可以进一步对比顾洛其他作品,是否有类似风格。下面是网络公开的顾洛一幅仕女图,人物表情刻画和衣服线条勾勒,与本品《人物故事图》中仕女画法如出一辙。
 
  (网上公开的顾洛仕女图)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上顾洛的公开作品中,顾洛的落款签名,西梅的梅字,大都写成异体字【楳】,与本品一样,写成【梅】的极少。多方搜索,发现有一幅顾洛的仕女图如下,其落款也是西梅顾洛,与本品一致,笔迹对比也高度相似。
 
 
(网上公开的顾洛柳荫浣纱仕女图)
 
通过以上观察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本品顾洛款《人物故事图》与顾洛整体风格一致,注重人物表情刻画,服饰画功类似,设色淡雅明丽也是类似。作品整体构图布局构思巧妙,人物传神,隐含故事脉络,情景交融,画功惊人,题款笔迹也与顾洛一致,故可判定是顾洛真迹。
 
但是那三枚皇室钤印又该如何解释呢?这的确是个难点,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料,我们只能做一个大胆的推测——乾隆1799年驾崩,葬于裕陵。避暑山庄是清代帝王宫苑,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除了风光大葬以外,太上皇也应该类似纪念馆的地方,供后世子孙瞻仰以寄托哀思,而且不止一处,最合理最应该有的地方就是北京皇宫和避暑山庄。于是,1800年嘉庆皇帝就操办了这件事,考虑乾隆帝的爱好,字画的配备必不可少,就下令去采办征集,顾洛为此画了这幅《人物故事图》被选中,配备到避暑山庄乾隆帝的纪念馆。
 
如此,太上皇帝之宝,皇帝之宝,避暑山庄之宝,就有了完美合理的解释了。大家会不会觉得太牵强了呢?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