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从首批64件禁止出国文物中选一件属于你,你选哪件?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4-02-17
导读:
博尔赫斯说过: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万事万事呈现于他都是为了转化成诗歌。我虽不是诗人,但也想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述这无与伦比的195件国宝。 我费心用了两个星期来整理图片和资料,先把第一批的64件文物转化为诗了。我认为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是美好的,即便

博尔赫斯说过:“对于一个诗人来说,万事万事呈现于他都是为了转化成诗歌。”我虽不是诗人,但也想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述这无与伦比的195件国宝。
我费心用了两个星期来整理图片和资料,先把第一批的64件文物转化为诗了。我认为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是美好的,即便在有时候看上去不那么美好的时刻。因为时间和记忆的酝酿,苦涩终将被醇厚的美酒取代,那就让我们斟满酒,举起杯,一敬万年。每张图片的右下角都有三行文字,大多是我对于这些珍宝的所思所想,愿它们如夜光杯中的美酒,沁入你我的心脾。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收藏心,只不过收藏的对象不一样。有人收藏古董,有人收藏鞋子,有人收藏情感。我做这些图片也是为了满足我的收藏心,不仅收藏了这些文物的图片,收藏了它们的故事,也收藏了它们的时光。
如果你也和我有相同爱好,请你千万别收藏我的图片。请你拿起你自己的鼠标,搜索它们的线索,然后和我一样做出自己的图片,这样才是属于你自己的真正收藏,不仅收藏在手机文件夹里,更是收藏在你心里,里面包含有你的所思所想所得。
如果让你从首批64件禁止出国文物中选一件属于你自己,你会选哪件呢?我的答案放在最后,等你们看完这些图片之后,我会告诉你们。
1.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陶质彩绘,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 陶鹰鼎

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通高36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后母戊铜鼎


属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4.利簋

属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 馆。
5.大盂鼎

属西周康王时期,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6.虢季子白盘

属西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出土。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几经动荡,后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觊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7.明代凤冠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8.嵌绿松石象牙杯

属商代,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制成,因料造型,颇具匠心。现藏中国国家博物 馆。
9.晋侯苏钟

属西周厉王时期,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
10.大克鼎

属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
11. 太保鼎

属西周初期,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通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两个立虎,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现藏天津博物馆。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口径10.6×9.2厘米、高 5.7厘米、底径7.6×7.2厘米。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微有光泽。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13 河姆渡出土陶灶

陶灶,新石器时期,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出土
14.良渚出土玉琮王

属新石器时代,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水晶杯

属战国时期,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高15.4厘米,素面无纹饰,透明。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实用器皿,国内罕见。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6.淅川出土铜禁

属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现藏河南博物院。
17.莲鹤铜方壶

属春秋中期。1923年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出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馆。
18.齐王墓青铜方镜

属西汉时期,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千克。背部有五个环 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现藏淄博市博物馆。
19.铸客大铜鼎

属战国时期,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20.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漆木屐前面是有一个孔栓绳子,后面有两个孔作成木屐的形态。这个漆木屐和现在的木屐样子差不多,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当年在日本展出时候还引起了轰动。通过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21.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 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 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22.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属北魏时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23.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属北齐时期,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4.涅槃变相碑

属唐代,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5.常阳太尊石像

属唐代,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6.大玉戈

属商代前期,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7.曾侯乙编钟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8.曾侯乙墓外棺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9.曾侯乙青铜尊盘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 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30.彩漆木雕小座屏

属战国时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31.红山文化女神像

属新石器晚期,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出土。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2.鸭形玻璃注

属北燕时期,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33.青铜神树

属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34.玉边璋

属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三星堆博物馆。
35.摇钱树

属东汉,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饰龙首、朱雀与 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
36.铜奔马

属东汉,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面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37.铜车马

属秦代。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38.墙盘

属西周中期,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使用 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现藏陕西省周原扶风博物馆。
39.淳化大鼎

属西周早期,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出土。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重要资料。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40.何尊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何尊还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
41.茂陵石雕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何尊还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代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这块石碑上说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个从古波斯来的传教士叫阿罗本,历经跋涉进入中国,沿着于阗等西域古国、经河西走廊来到京师长安。他拜谒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此后唐太宗降旨准许他们传教,景教开始在长安等地传播起来,也有景教经典《尊经》翻成中文的记载。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他的中文功底极其深厚。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43.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窑藏出土。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44.兽首玛瑙杯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45.景云铜钟

唐代,陕西省西安景云观遗物。
46.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这枚锡杖是佛教世界的权威,为佛门法器中的至宝,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世界锡杖之王。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神秘之门 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47.八重宝函


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出土.,第一重宝函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48.铜浮屠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49.“五星出东方”护膊

现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1995年10月在尼雅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汉朝丝绸,其色彩之斑斓,织工之精细,实为罕见。其中一块织锦护膊,尤为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
50.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属战国时期,1974年河北平山县出土。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51.中山王铁足铜鼎

属战国时期,是已发现刻铭战国铜器中字数最多的。内容记述了该鼎为王十四年所制,斥责燕王哙让位相邦子之,遭致国破身亡,颂扬自己的相邦司马,辅佐少君谦恭忠信,以及率师征燕,夺城数十座,扩大疆土数百里的功绩。告诫嗣子汲取吴国吞并越国、越国覆灭吴国的教训。内容可补史籍之不足,是研究战国及中山国历史和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52.刘胜金缕玉衣

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53.长信宫灯

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出土。堪称“中华第一灯”。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54.铜屏风构件5件

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55.角形玉杯

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56.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中期,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57.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中期晚段,1949年湖南长沙东南郊楚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58.直裾素纱禅衣

西 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59.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现藏湖南省 博物馆。
60.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61.红地云珠日天锦

属北朝时期,1983年青海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2.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

纸本,属西夏时期,1991年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现藏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63.青花釉里红瓷仓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在景德镇出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楼阁式瓷仓。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
64.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看完这些文物,你心中是否有了答案?
最后告诉你我的答案-就是第64件,竹林七贤砖印模画,答案就在我写的那句话中。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新闻时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