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克价10万胜过大红皮,和田玉里的三色诱惑!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4-04-20
导读: 玩和田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有的喜欢白玉,有的喜欢碧玉, 有的喜欢黄玉,也有些喜欢混搭风格的 例如双色的青花,又比如三色玉。 今天番茄匠就来说说三色玉 民间有句俗话: 家有三色玉,胜过万担粮。 虽然这说法夸张了点 但可想而知三色玉在大众心目

玩和田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有的喜欢白玉,有的喜欢碧玉,

有的喜欢黄玉,也有些喜欢混搭风格的

例如双色的青花,又比如三色玉。

今天番茄匠就来说说三色玉

图片

民间有句俗话:

“家有三色玉,胜过万担粮。”

虽然这说法夸张了点

但可想而知三色玉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三色玉的稀有程度不比羊脂玉低

好的三色玉与羊脂玉齐驾并驱

其市场价格、收藏价值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图片


何为三色?

 
三色玉或者是多色玉

简单来理解就是

一种玉上面出现三种颜色,

那就叫三色玉。

三种以上的颜色就叫多色玉。

它们是白玉受矿物元素沁染形成的。

三色或者多色会以很多种形式出现,
有的是皮色的组成,
有的是有色玉种组成等等,
在山料或籽料的身上都有可能看到它们。

图片


这种料子价值到底有多高?


那就继续看,

这一块三色玉料子,

拍卖价就卖出了150万

图片

还有一颗22.1克的

三色天地皮羊脂玉籽料,

总价220万,折算下来克价10万!

图片

 

再来的是,价值5千万的三色料

来自清乾隆帝御宝花青玉交龙钮玺,

这玉玺体积不大,利用红皮俏色巧雕

选用青花籽料的三色料。图片

 

还有在2011年,

王健林以1725万拍下的

这只福禄寿三色翡翠手镯,

如今价格翻了三倍。

图片

 

在单色玉、俏色玉盛行的时代里

三色玉在大家不知道的情况下

逐渐凭借着独特的颜色

独特的巧雕慢慢走俏市场。

而近几年天工奖的各种获奖三色玉作品

就是最好的证明。

图片
不过好的三色玉不多

市面上也有经常有三色玉的身影出现,

但一般料子不是特别好,

料子有瑕疵、出现僵、脏、乱

颜色很分散,窜来窜去的

有的颜色特别深,做成成品

视觉效果一般,不大搭,价值也不高。

像下面这种▼

图片
 

图片

 

 
什么料子会出现三色玉特质呢?

 

01
三色青花
 

 

青花最容易出三色料,

本身就有两种黑、白两色,

再加上皮色那就妥妥的三色。

图片

图片

 

 

 

02
三色籽料
 
玩玉的人应该无人不爱籽料吧,
特别是皮色,
受形成环境的影响,籽料有不同的皮色。
红、黄、黑、褐等皮色、
而籽料三色有两种,
皮色三色或者是玉肉三色。
皮色三色是籽料中最常见的,
两种皮色加和田玉原色,
就可以算做三色。
籽料本来就少,而且大多数单色的
如果籽料出现了三色玉那可不便宜,

收藏价值那绝对是杠杠的。

图片
图片

 

03
三色翠青
 

 

青海翠青料的三色更是让番茄匠垂涎

它除了青花外,应该是最常见的三色玉。

图片

 

翠青料自带的翠色搭配其他颜色

例如带翠+白玉+烟紫/烟青,

也有翠色跟黄口同时出现的情况

我个人觉得翠青三色料

整体给人一种神秘仙气飘飘的感觉。

图片
翠青料的三色,

包括籽料带翠以及山料带翠两种。

青海翠青成为近年来和田玉市场的黑马

众所周知带绿就贵,例如翡翠

成色好、玉质好的翠青料

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成为翠青料众多品类中最有价值的一种。

图片
图片
图片

 

04
三色糖料
 

 

带糖三色料并不算特别的稀缺

但是颜色分明的那就比较少。

毕竟窜糖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图片
图片

 

05
三色碧玉
 

碧玉以碧绿色为主,

但碧玉有黑点这个特点,

再加上有些碧玉带有原生皮,

例如黄皮、褐皮、棕皮

或者带白浆的情况

这就有了碧玉三色的出现,

玉雕师利用得好,做俏色巧雕

这样的碧玉成品反而很出彩。

图片

图片

 

三色玉因为颜色多,相对来说,巧雕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如果你喜欢三色玉的可以留意下,虽说三色玉是一种有特色的料子,但也不是所有的三色玉收藏价值、价格都高,要学会挑选呀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