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以其数量众多、做工精良、纹饰优美、铭文内容丰富等著称于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西省各地陆续发现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出土了不少铜镜。这些铜镜大多收藏在江西省博物馆,尤其是早期50~70年代出土的铜镜。一直以来,对这批铜镜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时出土时的许多信息已大多丢失,即使当时有发掘简报,但由于当时各种条件所限,对铜镜的介绍均过于简单和缺乏科学严谨性。本文根据其形制、装饰特征等将馆藏汉代铜镜分为几类进行介绍,以期抛砖引玉,使这批一直埋没在库房中的珍品得到应有的重视。
草叶纹镜的纹饰以形状似麦穗的草叶为主要特征,其纹饰组合方式及镜纽等具体细节有所区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三面草叶纹镜,有两面是常见的带条带状方框栏铭文的四乳、八叶、十六内向连弧缘的构图,铭文为缪篆体的“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据专家研究认为:镜铭缪篆形成于文景帝时期,武帝和昭帝时期发展到鼎盛,到昭帝后开始衰退,最常见于草叶纹镜的背面条带式方框栏之内。初期方框栏内按顺序排满文字,多以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稍后方框栏四角内开始装饰花纹,以斜线小方块多见,武帝时除小方块外,也有桃形小花苞和圆乳丁等图案,且字铭之间用短横线隔开。根据各地出土情况来看,草叶纹镜出现于西汉早期,盛行于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少见。
见日之光草叶纹镜:拱桥形纽,纽上饰以弦纹(也称三弦纽),方纽座,纽座外有双线凹弧面方框,纽座与方框之间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字体为方平宽厚的缪篆体。方框外四角伸出双瓣有苞花枝纹,从而将外区纹饰分为四组,每组以乳丁为中心,左右各有二叠草叶纹,乳丁上方有桃形花朵,下方有弧线与方框连接。十六内向连弧缘。1976年南昌市郊塘山永和大队畜牧场余家山汉墓出土。
见日之光草叶纹镜:半圆纽,四叶纹纽座,纽座外有大小两个双线方框,方框之间有铭文带“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字间有横线相隔,铭文带四角各有一斜线小方块。大方框外四角各有一花叶纹,四边各有一乳丁,乳丁上有桃形花朵,乳丁两边各有一草叶纹。十六内向连弧缘。直径13.4厘米。1973年南昌市永和门外贤士湖M14出土。
草叶纹镜:连峰纽,外有一圈短斜线纹(有的称之为绹纹或绳索纹)。以四个带座乳丁将纹饰分为四区,乳丁下面有一刻划网格纹的座子与斜线圈链接,乳丁上方有桃形花朵及两旁小叶纹,花朵上饰有五条弧线,乳丁两侧各有一花叶纹及二叠草叶纹。近缘处有一弦纹,乳丁上方的桃花朵纹及二叠草叶纹尖端均超出弦纹。十六内向连弧缘。直径11.2厘米。这种装饰风格的草叶纹镜非常少见。该镜于1973年南昌市永和门外贤士湖M1出土,为草叶纹镜增添了可靠的新资料。
星云纹指的是用线条将众多乳丁连接起来形成的图案,因其形状像天文星象而得名,也因其乳丁众多而称之为百乳镜。有研究者认为,所谓星云纹实际上是由蟠螭纹变化而来的,表示星辰的乳丁原是螭纹中各关节之凸起处,而连接星辰间的弧线原是蟠螭纹中转折弯曲的身躯,以此来表示云纹。星云纹镜出现并流行于西汉中期,延续到西汉晚期。
星云纹镜:连峰纽,星云纽座(由四个凸起的小乳丁与圆弧线排列组成),纽座外饰内向连弧纹。外区两周短斜线(也有称之为绹纹)间饰星云纹,由四枚带四叶纹座的乳丁将纹饰分成四组,每组均由七个小乳丁和多条弧线缠绕组成星云纹,弧线作三线或双线刻划,但与四个带座乳丁不串联。十六连弧缘。镜面平坦,呈黑漆色。直径14.9 厘米。1973年南昌市永和门外贤士湖M4出土。
星云纹镜:连峰纽,纽外分布五枚小乳丁和一圈短斜线(或可将其视作连珠纹座),外区饰星云纹,以四枚带圆座的乳丁将纹饰分成四组,每组均有六个排列整齐的小乳丁,所有的乳丁均由宽弧线条串联组成星云纹,其外饰一周凸弦纹。十六连弧缘。镜面平坦,呈灰黑色。直径11厘米。1973年南昌市永和门外贤士湖西汉墓出土。
星云纹镜:连峰纽,圆纽座,纽座上饰半圆和弧线(或可将其视作简化了的星云纹纽座),座外饰内向连弧纹。外区两周短斜线间(或称绳索纹)饰星云纹,由四枚带圆座乳丁将纹饰分成四组,每组均有五个小乳丁,其排列方式是两两相连,中间一枚独立,由宽弧线将四区的小乳丁连接组成变形四叶状的星云纹,四枚带座乳丁与小乳丁不串联。十六连弧缘。镜面平坦,呈黑漆色。直径11厘米。1973年南昌市永和门外贤士湖西汉墓出土。
日光、昭明连弧铭文镜纹饰以铭文为主,其他纹饰为辅,辅纹一般仅在纽座外饰以一圈内向连弧纹和短直线纹。常见的铭文镜有日光镜、昭明镜、清白镜和铜华镜。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铭文镜以昭明镜最多,日光镜有两面,重圈铭文镜一面,不见清白镜和铜华镜。《长安汉镜》里提到:“日光镜与昭明镜的总和占去了同时期铜镜的绝大多数。”
日光镜大约在西汉武帝时出现,流行于西汉中、晚期,东汉早期有少量出土,东汉中期以后基本消失。日光镜一般镜体较小,铭文的内容为较固定的四言体式“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或“见日之光,长毋相忘”等,铭文字体瘦长,介于篆隶之间。昭明铭文镜大致出现于西汉昭宣时期,流行于西汉晚期以及新莽时期,东汉早期出土较少,以后基本消失。昭明镜的完整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这种六言体铭文是西汉中晚期最常见的镜铭之一,然而常有错漏字、反字或在铭文中夹杂毫无实际意义的“而”字等现象,使得铭文字句不全。早期的字体瘦长,与日光镜相同,流行的时间也相近,多为西汉晚期,稍后,昭明镜出现一种方形字体,每一笔均上宽下窄,其横断面略呈三角形,这种字体的昭明镜多流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日光连弧纹镜:半圆纽,圆纽座,座外有八曲内向连弧纹,纽座与连弧间有短直线纹几何纹饰,连弧纹外两周短斜线纹间有一圈铭文,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字似篆似隶,为篆隶式变体,文字间均有菱形纹或涡纹符号相隔,用来填补圈带的空白,起到点缀的效果。宽素缘。直径6.5厘米。
昭明连弧纹镜:半圆纽,圆纽座,座外有凸素圈带及八曲内向连弧纹,纽座与圈带之间有四条圆弧线,圈带与连弧之间有四个涡纹和四条短线点纹,连弧纹外两周短斜线纹间有一圈铭文,铭文为“内而清以之昭明,光而象夫日而月,心忽而忠,然不泄”。铭文字体瘦长,介于篆隶之间,为篆隶式变体。窄素缘。直径9.5厘米。
昭明连弧纹镜:半圆纽,连珠纹纽座,座外有素圈带及八曲内向连弧纹,两者之间有变形“山”字纹与涡纹相间环列。连弧纹外两周短斜线纹间有一圈铭文,铭文为“内清质之昭明,光辉之象夫日月,心而忽而忠,塞不而泄”22字。字体篆隶间杂,首尾加重、顿挫波挑的隶体特征较为明显,宽素缘。径11厘米。1964年南昌老福山木椁墓出土,发掘者认为这座墓葬的时代可能属西汉中期或稍晚。
昭明连弧纹镜:半圆纽,圆纽座,座外有八曲内向连弧纹,其外两周短斜线纹间有一圈铭文,铭文为“内而清而质而以而明而,光而象而日而月而日日”,字体方正,接近隶书,个别仍掺杂着篆体的写法,铭文中的“而”为垫字。宽素缘。直径8.5厘米。
日光昭明重圈铭文镜:半圆纽,并蒂连珠纹纽座。座外有两凸圈带将铭文分为内外两圈。内圈铭文“见日之光,长毋相忘”,两字之间以涡纹相隔;外圈铭文“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字体特征为半篆半隶,近缘处有一周短斜线。素平缘。出土时完好如新,光泽照人。直径11.1厘米。
云雷纹是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几何形纹饰,战国时期在铜镜上开始以地纹的形式出现,以带状云雷纹为装饰的铜镜在西汉中期开始出现,但并未成为主流,从东汉早期开始,以云雷纹为主纹的云雷连弧镜成为当时主流镜型之一。汉代铜镜上的云雷纹一般由八个带圆心(或圆点)的小圆圈或涡纹(即云纹),与斜线纹或弦纹或对置两重三角纹(即雷纹)组成纹饰带,一般搭配连弧纹。东汉晚期以后,以云雷纹作为主要纹饰的铜镜基本消失。
长宜子孙连弧纹镜与云雷连弧纹镜的主要区别是省略了云雷纹,突出了连弧纹的装饰作用,有人认为是东汉中晚期以后,由云雷连弧纹镜演变而来。除了“长宜子孙”铭外,还有“君宜高官”“位至三公”等。铭文字体多为缪篆体和变式篆体,通过笔画的变化使字体风格与铜镜的图案花纹融合为一,相得益彰。
云雷连弧纹镜:圆纽,四叶纹纽座,纽座间有四个鱼钩状(或称月牙形)的纹饰,座外有一凸圈带和内向八连弧纹,连弧外有一圈云雷纹和一周短直线,云纹为括弧内带圆心之小圆圈,雷纹简化为三条弧线。宽素缘。直径10厘米。1972年南昌市青云谱区施家窑汉墓出土。
云雷连弧纹镜:圆纽,四叶形纽座,纽座间有四个圆圈或圆弧纹,纽座外为一宽凸圈带及内向八连弧纹,连弧纹间有“山”字符号,连弧纹外两圈短直线之间饰云雷纹,云纹为涡纹,雷纹为数条斜线或弧线(应是简化了的对置双重三角纹)。宽素平缘。直径11.3、缘高0.5厘米。1958年青云谱公路东汉砖室墓出土,发掘者认为该墓的时代为东汉早期。
长宜子孙云雷连弧纹镜:圆纽,四叶纹纽座,四叶间有“长宜子孙”铭文,座外有一周短线圈与八连弧纹,连弧纹间有花草纹和“山”字符号。连弧纹外两周短斜线间饰云雷纹,云纹为括弧内有带圆心之小圆圈,雷纹为数条弧线。宽素平缘。直径17厘米。1965年南昌市南郊丝网塘M1出土,发掘者认为该墓时代为东汉晚期。此式镜在东汉早期大量出现并广泛流行,其流行年代贯穿整个东汉时期。
博局纹旧称规矩纹,西方学者依其形状称之为TLV纹。对博局纹的来源及其所代表的含义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博局镜于西汉早期出现,刚开始出现时多与蟠螭纹或草叶纹组合,其博局纹较窄,是由数条凸起的平行线构成。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是博局纹最为盛行的时代,尤其是王莽时期,此时的博局纹多由双线或凹面小宽条构成,常以四灵(神)为主纹,纹饰间常饰以乳丁纹与各类珍禽瑞兽纹,这些禽兽纹大多由细阳线构成,线条纤细流畅,造型生动活泼。镜纽周围镌刻有十二地支,铭文多有尚方、新家、王家等字样,其内容多为描绘神仙世界与神仙生活,流露出对神仙寿如金石、远离尘世的渴慕,铭文与纹饰相互呼应。东汉中晚期博局纹虽然仍可见到,但已盛况不再,博局纹中TLV三组符号往往不全,或T字简化成一短长方框,其间的禽兽纹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前期减少,往往只有一些线条简略的鸟纹,有人称之为变形博局纹或简化博局纹。东汉末期博局纹镜已很少见到,若有,博局纹的三组符号也不齐全,有时只剩下一个大方格或简单的短横线。
大乐贵富蟠螭博局纹镜:三弦纽,纽下饰以兽纹(可称伏螭纹纽座),外围一双线方框,框内有篆书铭文,铭文按顺时针方向读为“大乐贵富,得所好,千秋万岁,延年益寿”,铭尾饰一鱼图案。框外为蟠螭纹和简化了的博局纹,螭纹作双线或三线勾勒,与战国时期的单线蟠螭纹不同,博局纹上有数条平行之阳线。缘素窄而上卷。此镜与其他同类型的蟠螭博局纹镜不同的是,博局纹只剩下“T”和一横,不见“V”。直径11.3厘米。
尚方博局四神镜:圆纽,四叶纹纽座,座外单线方框与凹弧面双线方框之间有十二地支铭文和十二乳丁纹间隔排列。主纹区由T、L、V博局纹划分为四区,T形符号两侧各有一枚带连弧纹座乳丁,四神的搭配形式为青龙配凤鸟,白虎配蟾蜍,朱雀配羊和小鸟,龟蛇合体的玄武配羽人及小鸟,其间填饰云纹。博局纹由凹面小宽条构成。近缘处有一铭文带和一周短直线纹(也称栉齿纹),铭文为隶书,右旋读为“尚方作竟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兮”,铭文首尾以四凸点组成的朵纹相隔。宽缘,缘区纹饰为两组锯齿纹夹一周双波折线纹。此镜呈灰白色,纹饰非常清晰,由细阳线构成,线条纤细流畅,造型生动活泼,是西汉末年-东汉早期铜镜佳品。直径17.8厘米。
禽兽纹镜常被称为“兽带纹镜”,因其构图环绕镜纽作带状排列,纹间常以乳丁将纹饰等距离地分隔成几区,乳丁和禽兽数目不等,以四乳四禽和四乳四兽纹最常见。由于汉代流行阴阳五行思想,因此禽兽纹中掺杂了许多神话中的珍禽瑞兽,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所组成的四灵兽(四神)以及凤、辟邪、九尾狐、三足乌等现实世界所没有的,也有可见于现实世界可见的象、羊、鹿、孔雀、鱼等。此外,与鸟兽纹一同出现的常常还有造型奇特身披羽毛的的仙人(羽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这些禽兽纹大多由细阳线构成,线条纤细流畅,造型生动活泼。东汉中期,禽兽纹仍常见,但逐渐由细阳线变成浮雕式。
四乳四虺纹镜:圆纽,圆纽座,纽座外有一宽凸圈带,圈带内侧有短直线和斜弧线相间排列,圈带外两周短斜线之间饰四乳四虺纹,四乳丁带圆座,四虺两端为钩形躯体,躯体外侧各有一只小鸟,宽素缘。直径12厘米。1959年南昌市丁家山第二砖瓦厂汉墓出土。
四乳四虺纹镜:圆纽,并蒂连珠纽座,座外一周宽凸圈带。凸圈带与纽座之间有一周短斜线纹,凸圈带外两周短斜线纹间饰相间环绕的四乳四虺纹。四乳丁带圆座,四虺同向环列,两端为钩形躯体,首尾及两侧饰形体较小的鸟、雁等。宽素缘。直径14.8,缘厚0.7厘米。1958年南昌市第四中学汉墓出土,发掘者认为该墓其时代应为东汉早期。
长宜子孙四乳禽兽纹镜:圆纽,四叶纹纽座,四叶间有“长宜子孙”铭。座外有两周短斜线夹一条凸圈带。外区以带四叶纹座的四乳将纹饰分成四区,每一区均以细阳线饰两个禽兽纹,其搭配方式是青龙与羽人、白虎与羊、凤与鸟、长尾兽与朱雀。近缘处有一周短斜线。宽平素缘。直径16.8厘米。
神兽镜为东汉晚期新出现的镜类,多见于江南一带,镜上以高浮雕之神仙与瑞兽构成神兽纹,其中除了一些早已出现的羽人、四神、瑞兽外,还出现了许多神仙人物,如西王母、东王公、三皇五帝,甚至伯牙与钟子期也位列其中,同时神兽纹的排列方式也有许多变化,有的作四方对称,有的环绕镜纽作放射式,还有的在镜纽上下作同向重叠式排列。铭文的排列除了习见的圈带式外,更多的是将铭文置于凸起的方块上,有一枚一字,也有一枚四字,犹如印章一样,与镜缘内侧凸起的半圆形相间排列,这些半圆形凸起应是由内向连弧纹演变而来。这类神兽纹镜在魏晋时期仍然十分盛行,但较东汉晚期的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两晋时期,镜体变薄,纹饰造型僵化呆滞,甚至模糊不清。
神兽镜:圆纽,圆纽座,座外有方框,纽座与方框之间有凸点纹和短斜线纹,方框外四角各有一枚带连珠纹座的乳丁,将纹饰分为四区,分别为青龙与白虎相对,东王公与西王母相对,且在纹饰旁有“白虎”“东王公”“西王母”榜题。西王母戴胜,侧身端坐,身后有二侍女和一青鸟,前面有一羽人;东王公头戴三山冠,长髯,侧身端坐,前面有一羽人,身后有一侍神及一羽人。东王公西王母两个主神形象高大,两旁侍神及羽人形体要小。纹饰外为短直线纹。缘区锯齿纹和流云纹各一周。三角缘。直径21.8厘米。1959年南昌市东湖区建筑材料厂汉墓出土。
重列神兽镜:圆纽,圆纽座,纽座上下各有一直行铭文:“君宜官”“□长寿”。纹饰以高浮雕重叠式排列,从上至下分为五层,神人瑞兽分层排列。靠近镜缘有一圈铭文:“吾作明镜,幽湅宫商,周缘(罗)容象,五帝天皇,白(伯)牙单(弹)琴,黄帝除凶,朱爵玄武,白虎青龙,君宜高官□□□□□□”。这种重列神兽镜多为建安年间尤其是建安十年镜最为常见。据学者研究认为,这种重列神兽镜最完备的神像图谱,一般是上南(朱雀配南极老人)、下北(玄武配天皇)、左东(青龙配东王公)、右西(白虎配西王母),伯牙与钟子期位于南极老人之下,东王公西王母分别在铜镜中部的两边,其下一列为五帝(星)、侦羲、句芒和鲧。此面铜镜上的纹饰符合上述神像图谱。直径12.1厘米。1976年南昌新建县昌邑游塘汉墓出土。
半圆方枚神兽镜:圆纽,变体连珠纹纽座,座外饰以高浮雕神人神兽纹,纹饰呈环状分布,由四只口衔条状物的神兽将纹饰分为四区,每区均有神人端坐其间,有两区为独尊神像,一区有二尊神像,主神背后有一侍神,还有一区有三尊神像,其中一尊似在弹琴,其身旁各有一尊作倾听状。外区为十二个半圆和十二方块相间排列,其间空隙处饰有圆点纹,每一方块上有一个铭文:“□治明镜,幽湅三商,位至三公”,其外有一圈锯齿纹。宽缘,缘上有两圈纹饰,内圈也采用浮雕手法饰神兽纹,外圈为菱形和花瓣纹。直径13.6厘米。1964年南昌市江东机床厂六朝墓出土。据学者考证,铜镜上独尊神人是西王母、东王公,弹琴的是伯牙,有侍臣的是黄帝,而口衔条状物的神兽应为“衔巨”的龙虎神兽。这种与西王母、东王公等神像并出,以龙、虎神兽为主要神格,并以神兽口中“衔巨”为特征的主题纹样神兽镜在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比较流行。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铜镜,都是汉代常见的品类,这从侧面反映了由于统一局面的持续稳定,全国各地之间的经济互动日益紧密,人口流动、技术交流成为可能。至于这批铜镜的产地,有学者认为是本地所产,认为汉代江西是铜镜的主要铸造区。但到目前为止,江西地区没有发现任何铜镜铸造作坊遗址。客观地讲,江西在汉代除了在军事上继续保持重要地位外,政治经济文化仍属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尤其是西汉时期,中央朝廷依然把这里视作蛮荒之地。但考虑到江西地处南北主要通道之上,水路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贩运商业迅速发展起来,这些铜镜很可能是从别的地区贩运过来的。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