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材研究:三方螢石印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4-08-24
导读:
文人篆刻研究,除了以篆刻為中心,還必須把印鈕、印材等都納入鑒賞的範圍。這源於文人篆刻的研究理念:印章是文人的精神載體,(用來表達的)篆刻和(用來呈現的)印鈕、印材是一個整體。需要強調的是,提出「文人篆刻」概念,不是為了取代「流派篆刻」,文
文人篆刻研究,除了以篆刻為中心,還必須把印鈕、印材等都納入鑒賞的範圍。這源於文人篆刻的研究理念:印章是文人的精神載體,(用來表達的)篆刻和(用來呈現的)印鈕、印材是一個整體。需要強調的是,提出「文人篆刻」概念,不是為了取代「流派篆刻」,文人篆刻研究和流派篆刻研究的核心都是篆刻,只是文人篆刻研究的外延擴大了,其內涵也會有所變化。
十七草堂藏有三方螢石印,是機緣巧合在上海、香港、日本陸續所得。最早見到這種印石是2008年在上海東台路,當時收到某家流出的一批老印,其中有一方「爾榖」白文印。此印的石質與《壽山石考》(張俊勳原作、熊寥譯注、王智敏圖說,藝術圖書公司1996年版)收錄的「青田燈光凍」特徵完全一致,當是同一石種。年代很難判斷,剛開始以為是清中期以前甚至明代的東西。因為沒有見過傳說中的明代燈光凍,對「青田燈光凍」之說一直存疑。後來知道是民國焦九嘉自刻用印,並在松蔭軒所藏《善思堂印存》三冊本中查到著錄,就能判斷其出產年代大約是晚清(從包漿判斷,印石年代應早於刻印年代)。
焦爾榖(1896-?)小名玉保,字九嘉,亦字友石,號清心,四十以後號冰心,別署獅喦山農,室名淨塵軒、學古齋。潤州(今江蘇鎮江)人。工書,善鐵筆。有《善思堂印存》《清心印存》存世。(見《松蔭軒印人小傳》)
時間一晃到了2014年春,陪慈溪朋友逛嚤啰街,在某店偶然見到一方同類石質的印材。年份感覺比「爾榖」晚,尺寸更大,印面未刻過。索價不昂,就買了回來研究。如果用石之六德來評價,其不足之處可能是硬度高、刀感較差,但色相極佳,誠賞玩之尤物。色如杏黃,如蜂窩狀的石紋(比田黃之蘿蔔紋亦不遜色),通靈似水晶凍,在燈光映照下,石體明如凍冰,晶瑩似玉,仿佛將燈光凍在其中。雖然有了兩個樣本,認知並沒有實質性突破(仍不知其石種、產地所在),當時判斷可能是一種非壽山、非青田的外省石,但已經可以大致把握其出產年代。
因我姓凌,區公用此石為我刻「等於零」白文印,老人家刻完叫苦不迭,若鑿山骨耶,但也欣喜因頑石而得意外之刀筆效果。印文出自吳冠中語「藝術等於零」,今人用之則有「神馬都是浮雲」新解。
又過了十年,汕頭朋友發給我看日本網拍的印章,一眼就認出「陳蒸印」和「爾榖」是同類石質,於是委託朋友代購,兜兜轉轉三個月後才到手。根據這三個研究樣本,和現在的黃螢石比對,基本可以確定這種印石就是螢石,只是還不能根據印石的品質和特徵,來區分不同的螢石產地。陳蒸是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說明十九世紀初已有這種印石。最大的那方印材可能是較晚時候的出產。
陳蒸(清)雲南彌勒人,祖籍浙江。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曾任福建武平知縣。嘉慶二十二年(1817)代理臺灣府海防同知,調署鳳山知縣,同年升署噶瑪蘭通判。惜士愛民,以廉潔聞名,受到噶瑪蘭民眾愛戴。宜蘭市昭應宮內供奉有楊廷理、翟淦、陳蒸「開蘭名宦三大老」的神像,宜蘭五穀廟內也有光緒年間所立的陳蒸長生祿位。據說,陳蒸在臺灣任內發現嘉義的羅漢蔗可以製糖,運回家鄉雲南彌勒試種成功,從此「竹園紅糖」成為彌勒的地方特產。
十七草堂所藏「陳蒸印」「爾榖」二印,證明最晚在十九世紀初,螢石已經作為文人篆刻的印材在使用。但在各種介紹印材的專業書籍中,都沒有螢石的記載。而且從「陳蒸印」「爾榖」的尺寸看,這種印石在當時的產量應該很小、很難取得。可見螢石是一種稀有印材,僅在文人篆刻中偶爾能見到。月初我去台北住了幾天,在古玩店的櫥窗內看到一方螢石印材,說明近年仍有出品,只是不知其具體產地。
台北古玩市場所見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十七草堂藏有三方螢石印,是機緣巧合在上海、香港、日本陸續所得。最早見到這種印石是2008年在上海東台路,當時收到某家流出的一批老印,其中有一方「爾榖」白文印。此印的石質與《壽山石考》(張俊勳原作、熊寥譯注、王智敏圖說,藝術圖書公司1996年版)收錄的「青田燈光凍」特徵完全一致,當是同一石種。年代很難判斷,剛開始以為是清中期以前甚至明代的東西。因為沒有見過傳說中的明代燈光凍,對「青田燈光凍」之說一直存疑。後來知道是民國焦九嘉自刻用印,並在松蔭軒所藏《善思堂印存》三冊本中查到著錄,就能判斷其出產年代大約是晚清(從包漿判斷,印石年代應早於刻印年代)。
焦爾榖(1896-?)小名玉保,字九嘉,亦字友石,號清心,四十以後號冰心,別署獅喦山農,室名淨塵軒、學古齋。潤州(今江蘇鎮江)人。工書,善鐵筆。有《善思堂印存》《清心印存》存世。(見《松蔭軒印人小傳》)
時間一晃到了2014年春,陪慈溪朋友逛嚤啰街,在某店偶然見到一方同類石質的印材。年份感覺比「爾榖」晚,尺寸更大,印面未刻過。索價不昂,就買了回來研究。如果用石之六德來評價,其不足之處可能是硬度高、刀感較差,但色相極佳,誠賞玩之尤物。色如杏黃,如蜂窩狀的石紋(比田黃之蘿蔔紋亦不遜色),通靈似水晶凍,在燈光映照下,石體明如凍冰,晶瑩似玉,仿佛將燈光凍在其中。雖然有了兩個樣本,認知並沒有實質性突破(仍不知其石種、產地所在),當時判斷可能是一種非壽山、非青田的外省石,但已經可以大致把握其出產年代。
因我姓凌,區公用此石為我刻「等於零」白文印,老人家刻完叫苦不迭,若鑿山骨耶,但也欣喜因頑石而得意外之刀筆效果。印文出自吳冠中語「藝術等於零」,今人用之則有「神馬都是浮雲」新解。
又過了十年,汕頭朋友發給我看日本網拍的印章,一眼就認出「陳蒸印」和「爾榖」是同類石質,於是委託朋友代購,兜兜轉轉三個月後才到手。根據這三個研究樣本,和現在的黃螢石比對,基本可以確定這種印石就是螢石,只是還不能根據印石的品質和特徵,來區分不同的螢石產地。陳蒸是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說明十九世紀初已有這種印石。最大的那方印材可能是較晚時候的出產。
陳蒸(清)雲南彌勒人,祖籍浙江。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曾任福建武平知縣。嘉慶二十二年(1817)代理臺灣府海防同知,調署鳳山知縣,同年升署噶瑪蘭通判。惜士愛民,以廉潔聞名,受到噶瑪蘭民眾愛戴。宜蘭市昭應宮內供奉有楊廷理、翟淦、陳蒸「開蘭名宦三大老」的神像,宜蘭五穀廟內也有光緒年間所立的陳蒸長生祿位。據說,陳蒸在臺灣任內發現嘉義的羅漢蔗可以製糖,運回家鄉雲南彌勒試種成功,從此「竹園紅糖」成為彌勒的地方特產。
十七草堂所藏「陳蒸印」「爾榖」二印,證明最晚在十九世紀初,螢石已經作為文人篆刻的印材在使用。但在各種介紹印材的專業書籍中,都沒有螢石的記載。而且從「陳蒸印」「爾榖」的尺寸看,這種印石在當時的產量應該很小、很難取得。可見螢石是一種稀有印材,僅在文人篆刻中偶爾能見到。月初我去台北住了幾天,在古玩店的櫥窗內看到一方螢石印材,說明近年仍有出品,只是不知其具體產地。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新闻时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