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一外国人到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大范围考察,发现一批史前文化遗存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4-09-07
导读: 通过整理分析马家窑时期的考古研究资料,并结合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理论方法,挑选出具有马家窑时期彩陶形式特征的典型器物。 为研究中国史前文化的起源,安特生根据当时流行的西来说,将目光转向位于中原西部的西北地区。 1923 至 1924 年,安特生等人在中

通过整理分析马家窑时期的考古研究资料,并结合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理论方法,挑选出具有马家窑时期彩陶形式特征的典型器物。

为研究中国史前文化的起源,安特生根据当时流行的“西来说”,将目光转向位于中原西部的西北地区。

1923 至 1924 年,安特生等人在中国西北开展大规模考察,找到了一批史前文化遗迹,马家窑类型时期的遗存也不少。

后来,安特生提出的“六期说”关于西北史前文化的分期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争论和发掘工作,拉开了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的帷幕。

【马家窑文化彩陶研究概说】

马家窑文化是 20 世纪 40 年代被提出的,到 1961 年,《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中正式使用了这个名字。

目前,从已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来看,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或受其影响的区域挺广的,东边到甘肃天水渭河流域,北边到宁夏清水河一带,南边到川西北岷江和大渡河流域,西边到河西走廊酒泉地区。

马家窑文化类型分期,通常分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这四个时期,现在这些类型名称已被广泛使用。

在此次研究中,对于马家窑文化的类型分期原则,基本采用上述四期分法,但鉴于石岭下类型具有过渡型文化性质,所以把部分遗址及其出土器物的时代属性划入马家窑类型早期。

现在由于经过正式发掘的考古资料太少,马家窑类型时期的分期问题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讨论。

不过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有些专家学者根据东乡林家遗址和永登蒋家坪等遗址的地层堆积关系,把马家窑文化分成了早中晚三期,现在大部分人都认可这个分法。

结合对该时期器物组合排列分析的研究,此次研究基本采用马家窑时期早中晚三期的分法。

经发表的碳十四测年数据(校正后)表明,马家窑文化距今约公元前 38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前后延续了约 1800 年。截至目前,与马家窑文化相关的考古遗址已发现近千处。

史前文化时间如此之长,文化遗存又如此丰富,相比之下,我们的研究就显得有些落后了,基础性工作也做得不够好。

虽然发现的遗址和出土器物不少,但没有经过正式发掘的大规模考古遗址,缺乏直接可靠的材料证据。

现在学界研究马家窑文化,大多集中在对彩陶图形分类辑录、纹饰解释上,借此探讨该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互动关系,很少关注彩陶器形在区域性和时代性上的演进关系。

现在已经有很多关于马家窑文化彩陶图形分类和辑录的著作了,在这个基础上,要是能针对马家窑文化彩陶典型器形态和谱系等问题做一些研究,那应该算是具备了某些方面的条件,也算是对马家窑文化研究工作的一次方向性的充实,还是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的。

马家窑文化彩陶典型器形态与谱系研究,李水城先生对半山和马厂两类型时期有相关研究专著。但现在,学界没有马家窑时期和石岭下时期这方面的研究文章。

为此,做了些准备工作,想填补之前两个时期彩陶形态和谱系研究的空白,再用这个作马家窑时期其他方面研究的参考线,这也是这次研究的主要目标。考虑目前的准备情况,就先从马家窑时期开始研究吧。

【马家窑时期彩陶典型器形态与谱系】

马家窑类型的分布范围很广,东边到泾河、渭河上游,西边到武威附近,北边到清水河流域,南边到四川岷江流域汶川县地区。目前经过调查发现的遗址有三百多处。

经过正式发掘的有:天水师赵村五期、武山傅家门、兰州曹家嘴、王保保城、西坡呱、永登蒋家坪、东乡林家、武威塔尔湾、民和核桃庄、乐都脑庄、康乐边家林等十多处遗址。下面简单介绍几处重要遗址。

师赵村五期,是 1981 年至 1990 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文物工作队对天水师赵村与西山坪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在那儿发现了有房屋、陶窑、窖穴、墓葬、祭祀遗迹等遗迹,以及 2000 余件不同类别的遗物。

根据地层堆积关系特征,师赵村和西山坪两遗址文化层可分为 8 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类型,师赵村五期被认为属于马家窑类型时期。

根据对出土陶器器形和纹饰的分析,师赵村和西山坪两处马家窑类型应属于马家窑时期的早期和中期。

东乡林家遗址,发掘工作从 1977 年 4 月持续到 7 月,8 月又持续到 11 月,前后共三个月,发掘总面积近 3000 平方米。

发现了马家窑时期的 27 处房屋遗迹、3 处制陶窑址、98 个灰坑,还有 3000 多件出土器物,其中有近 300 件复原陶器,主要器形包括盆、甑、钵、碗、壶、瓶、罐、瓮、盘等器类。

根据《发掘报告》,东乡林家遗址的地层堆积可以分为六层,再细分为上层(第 3 层以及同期的房屋、窖穴、窑址)、中层(第 4 层以及同期的房屋、窖穴)、下层(第 5、6 层以及同期的房屋、窖穴)。依据此,该遗址马家窑时期的遗存被分为早、中、晚三期。

武山傅家门遗址,在 1991 年到 1993 年,经过了五次发掘,揭露面积有 1200 平方米,共清理了 11 座房址、14 座窖穴、2 座墓葬、1 座祭祀坑,还有近 1000 件不同文化类型的石器、骨器、陶器。

这遗址分三区,北区是石岭下和马家窑类型的马家窑文化堆积,中区是齐家文化堆积,南区是马家窑类型堆积。

由于该遗址层位堆积关系不清楚,所以各遗迹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也不明确。从出土器物类型来看,彩陶器形与纹饰仍有石岭下类型的痕迹。由此可以推断,该遗址马家窑类型遗存属于马家窑时期早期。

4. 武威塔尔湾遗址。该遗址是 20 世纪 80 年代被发现的,1992 年下半年和 1993 年上半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马家窑类型的文物,有 2 座房子(F102、F208)、3 个灰坑,以及 13 件陶器,器形主要有盆、罐、瓮等。

据发掘者研究,塔尔湾遗址马家窑类型的时代相当于马家窑文化的早中期。

兰州有个王保保城古墓,1966 年的时候,在这儿发现了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古墓。这墓是长方形竖穴土炕的形制,人是单身仰卧伸肢葬。

王保保城墓葬是一处马家窑类型墓葬,比较单一,没有明显的层位打破关系。出土陶器,器形有壶、罐、钵、盆、瓶等。从出土彩陶器形形式特征看,如卷唇曲腹盆、敛口钵和小口长颈瓶,跟庙底沟类型的同类器物很相似。

从器物纹饰特点看,王保保城马家窑类型墓葬处于马家窑早中期。

1978 年 4 月至 11 月,青海省考古队发掘了民和核桃庄遗址,在第四和第十探方的低层发现了一座马家窑类型墓葬。

出土了 3 件彩陶盆、1 件彩陶瓶、5 件彩陶壶、7 件素陶盘、10 件素陶钵、1 件夹砂粗陶瓮和 1 件素陶小罐。经发掘者研究,该墓葬时代应为马家窑中期或稍晚。

1978 年夏季,青海脑庄发现一座马家窑类型墓葬。1979 年 2 月至 3 月,青海文物考古队两次发掘该墓。

出土文物有:陶瓮 1 个、陶壶 1 个、彩陶罐 2 个、彩陶盆 2 个、陶钵 3 个、彩陶钵 3 个。据发掘者分析,该墓葬年代大概是马家窑时期的后期。

边家林墓地是 1975 年在甘肃康乐县虎关乡关丰村边家林地被发现的。1981 年开始挖掘,发掘面积达 425 平方米,共清理出 17 座墓葬和 1 个灰坑。

墓葬为长方形和近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了很多陶器,有 139 件彩陶,20 件素陶,包括 69 件壶、25 件罐、18 件瓶和 20 件盆。

彩陶就是在红色陶器壁上用矿物颜料画图案,然后烧制,出来就是红黑花纹。

陶器最初是生活用具,人们用它装东西、煮食物或祭祀。彩陶出现后,人们把最质朴的审美情趣点缀到了日用品上。

正因为有了这一精神元素,彩陶才成了远古先民寄托信仰、崇拜和心愿的媒介,也成了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

【结语】

中国原始彩陶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可分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五个重要时期,不同时期的彩陶装饰纹样和风格存在差异。

但是总的来说,原始彩陶的纹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象的,像人、动物或植物;另一类是抽象的几何图形,体现了古朴、简练、刚劲、单纯的艺术风格。

在器皿造型方面,最常见的有碗、钵、罐、盆、壶、豆、瓶、鼎等 10 余种,这些都是符合陶器功能需求的。

据发掘者观点,边家林墓葬处于马家窑类型向半山类型过渡阶段,既带有马家窑类型风格,又孕育了半山类型,填补了马家窑类型到半山类型演进发展的空白。

1. 安特生,瑞典人,他写的《中国远古之文化》刊载于《地质学报》第五号第一册,由京华印书局于 1923 年出版

安德森,J.G(1943),《中国史前研究》,《远东古物博物馆通报》,第 15 期,斯德哥尔摩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