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故宫玻璃:腐蚀、车刻和戗金工艺,可不是现代技术
清代的玻璃是整个古代玻璃制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由于皇室的喜爱,清宫造办处玻璃作和玻璃厂制作的仅供皇家御用的玻璃制品质量直逼同时期的欧洲产品。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并不满足引进西洋样式,工匠们有能力将其他传统工艺的技术,比如漆器上的戗金,进入玻璃制品上,制作出戗金玻璃器;把琢玉工艺上的车刻移植到玻璃器的装饰上,在玻璃器表面刻出美丽的花纹。
嘉德“澄凝琼英——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上有三种玻璃装饰技术——蚀花玻璃、车刻刻花玻璃和戗金玻璃——制作出的玻璃制品。从这些现在看来普通的玻璃制品上,看到古代匠人的能力,他们有能力向外学习,有能力将已有技术不断扩展、举一反三。妥妥的大国工匠精神。
蚀花玻璃在套玻璃基础上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根据纹饰用蜡封住需要保留的部分,用酸腐蚀去除多余的有色玻璃层,从而勾勒出精细的图案。清末民国时期,这类玻璃作品被用于窗户、屏风等内檐装饰。
清 蚀花玻璃套蓝藤萝蝴蝶图挂屏。
清 蚀花玻璃套红嘉谷安和图挂屏。
20世纪初 法国 套玻璃+蚀花玻璃 加莱款植物纹玻璃扁瓶。
清代刻花玻璃大体分为金刚钻刻工艺与车刻刻花工艺。现存少量康熙时期的金刚钻刻花玻璃。该工艺兴起于5世纪早期的威尼斯,在玻璃表面用金刚钻嵌头的刻笔进行绘画刻磨。
17-18世纪,欧洲车刻技术再度复兴。他们更多利用车刻后切面的磨砂效果表现纹饰。参考这一效果,清宫玻璃也尝试在透明玻璃上以车刻工艺创作。雍正时期,刻花玻璃大量借鉴传统琢玉工艺,今天普遍称之为“车刻工艺”。由于车刻技术发展成熟,车刻年款从此时成为清宫玻璃的规范,直至宣统时期。
19世纪 欧洲 车刻刻花玻璃 西洋透明玻璃菊花纹瓶。
嘉德“澄凝琼英”展上的车刻刻花玻璃。
乾隆 车刻刻花玻璃 琥珀色透明玻璃刻花蝶纹杯。
清 车刻刻花玻璃 透明玻璃刻花果纹高足杯。
19世纪 欧洲 车刻刻花玻璃 西洋宝蓝色透明玻璃刻花草纹瓶。
戗金玻璃:在单色玻璃器的表面,按照图案设计要求,砣出纤细均匀的阴纹线条,然后在线条内打金胶,上金箔,使之成为金色纹理的图案。这一工艺是借鉴漆器工艺技术发展而来,是清代宫廷玻璃特有的装饰。
嘉德“澄凝琼英”展上的戗金玻璃。
乾隆 天蓝玻璃戗金缠枝花纹瓶。
乾隆 天蓝玻璃戗金缠枝花纹鬲式炉。
乾隆 天蓝玻璃戗金缠枝花纹圆盒。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