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中国竹雕艺术发展历程及收藏价值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5-01-26
导读: 中国竹类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如太行山东麓的淇园,在先秦时期即享有盛名,《诗经卫风淇澳》咏之:瞻彼淇澳,绿竹猗猗。因此,先民识竹、用竹之历史源远流长,初作武器、工具、用具、建筑材料,待墨书文字取代甲骨文、金文之后,削竹作简延续千年,与历

中国竹类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如太行山东麓的淇园,在先秦时期即享有盛名,《诗经·卫风·淇澳》咏之:“瞻彼淇澳,绿竹猗猗”。因此,先民识竹、用竹之历史源远流长,初作武器、工具、用具、建筑材料,待墨书文字取代甲骨文、金文之后,削竹作简延续千年,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至于竹刻工艺品,《南齐书》载齐高帝以“竹根如意”赐明僧绍,是目前文献中所见最早的竹制圆雕器物,但因竹材易朽,中古时期的竹刻存世凤毛麟角,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留青尺八是年代最早的传世品。截至元代,竹刻技艺还无法称之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其发展脉络似草蛇灰线,若有似无。但竹文化已臻于丰富,尤其将坚挺、长青、中空、分节等自然特征比附于“君子”,使竹具有了儒家美德,为明中期之后竹刻艺术品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明中期以降,竹刻艺术方兴未艾,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其中朱鹤、濮仲谦、李文甫并称翘楚,“随后或父子相传,或师徒授受,或私自效仿,习之者众,竟形成专业”。虽然竹人轶事和竹刻名品在明晚期之后的笔记、方志中频繁出现,但早期竹刻传世实物仍难得一见,以致诸名家工艺特征、艺术风格扑朔迷离,后人难以分辨。

明清易代,兵戈扰攘,待三藩之乱平定后,社会渐趋安定,竹刻迎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异彩纷呈,“与古铜、宋瓷诸器并重,亦以入贡内府”,是清代工艺美术中的一枝奇葩。总体而言,可分为两种品类,其一是“以竹筒刻人物、山水,若笔筒、酒杯、香筒诸器者,是就竹之围圆而成,俨然名画也”,另一“以老竹根就其高卑、曲折、深浅之宜,刻为人物、山水、果蔬、花卉”。前者以吴之璠薄地阳文为代表,后者则首推封锡禄、施天章,均极尽工巧,后世孜孜以求。此外,竹黄器材美工巧,气息文雅,亦占一席之地,备受乾隆宫廷青睐。乾嘉以后,受当时学风影响,阴刻长篇诗赋逐渐兴起,字以整饬为工,且多印人兼竹人,或士大夫亲自操刀自娱,面貌为之一变。下面我们来欣赏明清竹雕器物并了解其价值。

明晚期 竹雕羲之书扇图笔筒

估价(人民币):200,000-280,000

成交价(人民币):552,000

尺寸:6.9×15cm. Diam.×High

笔筒截竹为材,镶配硬木口、底。器身通景雕羲之书扇图,空中云气氤氲,笼罩庭院中的湖石、古松,瑞鹿、仙鹤徜徉其间,王羲之正于桌案前执扇书写,小童侍立研墨,老妪身前放置插满竹扇的提篮,似正殷切等待;近景处一对肥鹅悠闲自得,另有童子蹲坐烹茶。画面虽构图满密,人物、动物众多,但层次井然,镂雕、浮雕、阴刻技法相结合,刀法娴熟,精妙入微,案下酣睡的小猫尤具生活气息。

清早期 竹根雕和合二仙

估价(人民币):150,000-200,000

成交价(人民币):253,000

尺寸:6.7cm. High

拍品与1978年香港艺术馆展出的叶义旧藏圆雕和合二仙题材类似,均属嘉定竹人所制人物圆雕,而尺寸尤为小巧,神态生动传神,山石刻法因材施艺,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为清早期竹根雕之精品。和合二仙为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和美团圆之神,其原型为唐代诗僧寒山与拾得,二人相交甚笃,寒山常手捧一盒,拾得手持荷花,以谐“和”“合”字音,寓有同心和睦之意。

清早期 竹根雕降龙罗汉

估价(人民币):700,000-900,000

成交价(人民币):2,760,000

尺寸:18cm. High

拍品体量较大,雕刻精妙,是清早期嘉定竹刻圆雕人物的代表作。罗汉依竹根之势雕就,“造形设势,绰裕自如”,尺寸、艺术风格均与故宫博物院藏明竹根雕戏狮罗汉、王世襄旧藏竹雕老僧相近,王世襄认为竹雕老僧“艺术造诣,即封、施等家至精之作,亦未必能过也”,拍品底部纹饰刻画一丝不苟,与之并无二致,值得珍视。

清乾隆 竹根雕双螭献寿纹狮耳壶

估价(人民币):200,000-280,000

成交价(人民币):230,000

尺寸:16.8cm. High

拍品与故宫博物院藏清竹根雕兽面纹鼎、竹根雕兽面纹扁壶风格相近,同属清代宫廷仿商周鼎彝而制的陈设器、赏玩器,时代风格显著。扁壶造型源于西周青铜尊,颈部略收,回纹锦地上浮雕双螭献寿纹,两侧对称设狮耳。器形典雅,纹饰精工,堪称清宫竹雕仿古器之翘楚。

清乾隆 竹黄斋戒牌

估价(人民币):100,000-120,000

成交价(人民币):253,000

尺寸:6×3.9cm. Long×Wide

竹黄又称“贴簧”,取竹子内层的竹簧,经蒸煮、晾晒、压平等工序,制成平整薄片后,贴于木质胎骨之上,再加雕刻纹饰而成。竹黄制品材质细腻,色泽淡雅,因“质似象牙而素过之,素似黄杨而坚泽又过之”的美感,得到乾隆皇帝喜爱,在清宫中称之文竹,作为宫廷陈设或供皇帝赏玩。拍品斋戒牌所贴竹黄细腻光洁,两面均饰变形夔龙衔环纹,中心分别阴刻满、汉文“斋戒”,再加填墨,字体庄严整饬。

清乾隆 沈全林刻秋园虫趣图竹围棋罐一对

估价(人民币):200,000-280,000

成交价(人民币):1,552,500

尺寸:10.7×9.7cm.(2) Diam.×High

沈全林,字榕盘,晚号西池老人,活跃于乾隆年间,工刻花卉草虫,尤擅陷地深刻法,因美髯与周颢并称,《嘉定竹枝词》赞曰“榕髯花鸟芷髯竹,朱沈风流续旧传”,足见当时享誉甚隆。拍品为沈全林刻秋园图围棋罐,沈氏系乾隆年间嘉定竹雕大师,以陷地深刻技法闻名,当时即与周颢并称,惟传器甚少,拍品雕工精丽雅致,成对保存,不可等闲视之。

清道光二十九年 王梅邻刻《前赤壁赋》图文竹笔筒

估价(人民币):600,000-750,000

成交价(人民币):1,380,000

尺寸:13.5×16.3cm. Diam.×High

王梅邻,名恒,号梅邻、筠谷,其高祖父王之羽得吴之璠亲授,历四代传艺不歇,王梅邻成就尤过父辈,善刻小楷,亦能镌山水人物,工细清雅。笔筒精心挑选扁圆形竹材,一面浅浮雕赤壁夜游图,两岸悬崖峭壁,苍松翠柏,江中水流湍急,景致壮阔悠远;船篷下围坐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和尚,仰头观景,畅叙幽情。另面阴刻行书《前赤壁赋》,虽字小若豆,但笔画一丝不苟,落“时己酉(1849年)小春月中浣书东坡居士前赤壁赋于自娱书屋,筠谷山人”款,镌阳文篆书“筠谷”方章。全器呈均匀的鹅黄皮色,品相保存极佳。

清乾隆 匏制兽面纹簋

估价(人民币):800,000-1,000,000

成交价(人民币):1,035,000

款识:“乾隆赏玩”四字二行楷书款

尺寸:20.8×11.3cm. Wide×High

清代宫廷范制匏器传世甚少,匏器造型借鉴商代铜簋,沉稳端庄。腹部八组双勾云头内均饰兽面纹,大小相间,肩上腹下分饰回纹、蚕纹一周,内壁髹漆;器底足内有“乾隆赏玩”四字楷书款。范制工艺精湛,纹饰清晰且高突程度均匀,是乾隆时期匏制器具中的精品。

清光绪二十四年 王勋刻刘阮入天台图竹臂搁

估价(人民币):30,000-40,000

成交价(人民币):149,500

尺寸:28.8cm. Long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