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提梁执壶原来是这么用的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5-03-20
导读:
万万没想到,这种提梁执壶,居然是和温碗搭配使用的! 最近庄里到了一只提梁执壶, 茧山龙泉堂旧藏,收录在他2018年《宋磁》图录当中 。不得不说,真好看。 茧山龙泉堂2018年展览图录《宋磁》 瓜棱、提梁、双叶贴塑,还有绞成绳纹的把手装饰,超经典的造型。
万万没想到,这种提梁执壶,居然是和温碗搭配使用的!
最近庄里到了一只提梁执壶,茧山龙泉堂旧藏,收录在他2018年《宋磁》图录当中。不得不说,真好看。
茧山龙泉堂2018年展览图录《宋磁》
瓜棱、提梁、双叶贴塑,还有绞成绳纹的把手装饰,超经典的造型。但它到底是用来作什么的,其实一直都有争议。
1 ● 配套温碗 ●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的这种提梁执壶,都是单独出现的。不管是收藏机构还是藏家手里的,都是光秃秃一个执壶,大概率还没有盖。
但其实这种执壶当年很大可能是组合使用的。上个世纪,吉林扶余刘焕屯窖藏曾经出土了一批白瓷产品,里面就有一只放在温碗里面的提梁执壶。很明显,两者是搭配着一起使用的。
白瓷温壶 | 吉林扶余刘焕屯窖藏出土
执壶在当年很多都是和温碗一起用的,湖田窑影青和耀州窑产品中都有这样的例子。作为执壶的一种,提梁执壶这样使用倒也常见。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又出现了。
这种类型的提梁执壶,不管是高挑的还是矮胖的,不管是贴塑了双叶还是三叶的,体量都不大。和湖田窑、越窑、耀州窑等等窑口的执壶比较起来,明显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宋 青白釉刻划花执壶温碗 | 玫茵堂藏
五代 10世纪 越窑青釉带盖执壶及温碗 | 2023年3月23日纽约佳士得蓝理捷专场75.6万美元
如果说那些执壶是在茶席上倒水用的,那么这些小一号的提梁执壶,储水量明显不够。可如果说它们是文房用品,又显得有些大了,且从工艺手法上来看,也有些大材小用。
2 ● 定窑 ●
作为北方白瓷中一种造型极有辨识度的器物,出土的提梁执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更准确点说,是当年辽国境内。器物的年代也大多从北宋中期延续到金代中后期。
因此,早年间的一些藏家和经纪人会认为这些提梁执壶属于辽瓷。
然而随着陆续的考古发现,目前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一部分的这种提梁执壶,属于定窑生产,而不是辽瓷。
北宋 定窑白釉提梁壶 | 英国V&A博物馆藏
宋 定窑白釉提梁壶 | 首都博物馆藏
白釉提梁执壶 | 卡尔·坎普旧藏
河北定州,在北宋时是边疆重镇,也是防御辽金的第一道防线。失去幽云十六州后的宋人对定州极为重视。
“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惟定州最要。”
由于位于边境,定州定窑生产的白瓷除了供给宋人朝廷,或者由宋廷赠与辽国贵族以外,必然还有一部分通过互市、榷场等边境贸易流通去往辽国。
这些通过各种途径流通到辽国地界的定窑白瓷,也就是今天我们能在考古发现中看到的一批白瓷产品。
金 白瓷瓜瓞形执壶 | 吉林梨树县偏脸古城遗址出土
金灭辽、灭北宋后,拥有了北方大片土地,定窑所在的定州一并归入金国控制范围。金人因此拥有了高质量的白瓷产品。
以提梁执壶为例,辽清宁六年(1060)赵匡禹墓出土过一例白瓷执壶。器身上有复杂的蕉叶、莲瓣纹饰,提梁的叶子是典型的瓜瓞造型。从纹饰和胎釉特征看,它属于北京龙泉务窑生产的白瓷产品。
辽 白瓷蕉叶纹瓜瓞形执壶 | 辽宁朝阳牟杖子赵匡禹墓出土
而在稍后的时间,山西大同郊区一处青瓷窖藏也出土过一件提梁执壶。这件提梁执壶壶身为修长的瓜棱形,胎釉质量明显更好,裹足刮釉,提梁前段分成三叶贴塑。从形态来看,属于典型的金代定窑精品。
金 白瓷瓜瓞形执壶 | 大同市博物馆藏
由于北宋、辽、金三个朝代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叠,北宋晚期、金代初年、辽晚期等等说法,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时间段,只不过地域的不同,导致了朝代的不同。定窑产品同时出现在这三个王朝控制区域。
3 ● 用来陈设的 ●
话题再回到这种提梁执壶的功用。
南方宋人控制的地区,执壶的功用一般是茶席间注水所用,但出现在北方地区的这种提梁执壶,在这方面的使用显然是有问题的。
从实用性能来看,例如青白釉、越窑执壶之类,都比较容易往里面注水,且容量足够大。
但往提梁执壶里注水就要难很多,不管是提梁本身,还是贴塑的构建,都会对注水产生影响。更别说这种提梁执壶的口,极小,容量也并不大。
宋 定窑白釉提梁执壶 | 2011年3月23日纽约苏富比12.25万美元LOT504
那它们是用来作什么的?
根据李晞先生和秦大树先生的分析,这类贴塑提梁执壶,由于有着精致的工艺和出色的胎釉质量,很有可能是陈设用器。
提梁执壶和温碗搭配出土,说明它们当时确实是一种酒具,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形不大。比较大的概率,它们是某种用于供奉、馈赠,甚至是嫁娶或祭祀活动中使用的象征性产品,并不拿来实用。
白瓷温壶 | 吉林扶余刘焕屯窖藏出土
《诗经·大雅》中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的诗句,连绵不断的藤蔓上结出大大小小的瓜果,人们就用瓜瓞绵绵来祈愿子孙昌盛、绵延不绝。
早期提梁执壶上贴塑的其实就是瓜瓞纹贴片,只不过在之后慢慢发展成了其他的花卉叶片贴面或者蝴蝶贴面。
定窑白釉瓜棱提梁执壶 | 2019年9月11日纽约苏富比3.25万美元LOT710
家门兴旺、人丁兴盛,是古代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贵族人家常常使用带有这种意向的器物。
对于提梁执壶这种器型来说,其实还有一个器型的变化。
常见的这种提梁执壶,有矮胖型的,也有纤瘦瓜棱型的,从分期来看,矮胖型提梁执壶出现的年代会稍微早一些,而瓜棱型的则稍晚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近庄里到了一只提梁执壶,茧山龙泉堂旧藏,收录在他2018年《宋磁》图录当中。不得不说,真好看。


茧山龙泉堂2018年展览图录《宋磁》
瓜棱、提梁、双叶贴塑,还有绞成绳纹的把手装饰,超经典的造型。但它到底是用来作什么的,其实一直都有争议。
1 ● 配套温碗 ●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的这种提梁执壶,都是单独出现的。不管是收藏机构还是藏家手里的,都是光秃秃一个执壶,大概率还没有盖。
但其实这种执壶当年很大可能是组合使用的。上个世纪,吉林扶余刘焕屯窖藏曾经出土了一批白瓷产品,里面就有一只放在温碗里面的提梁执壶。很明显,两者是搭配着一起使用的。

白瓷温壶 | 吉林扶余刘焕屯窖藏出土
执壶在当年很多都是和温碗一起用的,湖田窑影青和耀州窑产品中都有这样的例子。作为执壶的一种,提梁执壶这样使用倒也常见。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又出现了。
这种类型的提梁执壶,不管是高挑的还是矮胖的,不管是贴塑了双叶还是三叶的,体量都不大。和湖田窑、越窑、耀州窑等等窑口的执壶比较起来,明显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宋 青白釉刻划花执壶温碗 | 玫茵堂藏

五代 10世纪 越窑青釉带盖执壶及温碗 | 2023年3月23日纽约佳士得蓝理捷专场75.6万美元
如果说那些执壶是在茶席上倒水用的,那么这些小一号的提梁执壶,储水量明显不够。可如果说它们是文房用品,又显得有些大了,且从工艺手法上来看,也有些大材小用。
2 ● 定窑 ●
作为北方白瓷中一种造型极有辨识度的器物,出土的提梁执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更准确点说,是当年辽国境内。器物的年代也大多从北宋中期延续到金代中后期。
因此,早年间的一些藏家和经纪人会认为这些提梁执壶属于辽瓷。
然而随着陆续的考古发现,目前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一部分的这种提梁执壶,属于定窑生产,而不是辽瓷。

北宋 定窑白釉提梁壶 | 英国V&A博物馆藏

宋 定窑白釉提梁壶 | 首都博物馆藏

白釉提梁执壶 | 卡尔·坎普旧藏
河北定州,在北宋时是边疆重镇,也是防御辽金的第一道防线。失去幽云十六州后的宋人对定州极为重视。
“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惟定州最要。”
由于位于边境,定州定窑生产的白瓷除了供给宋人朝廷,或者由宋廷赠与辽国贵族以外,必然还有一部分通过互市、榷场等边境贸易流通去往辽国。
这些通过各种途径流通到辽国地界的定窑白瓷,也就是今天我们能在考古发现中看到的一批白瓷产品。

金 白瓷瓜瓞形执壶 | 吉林梨树县偏脸古城遗址出土
金灭辽、灭北宋后,拥有了北方大片土地,定窑所在的定州一并归入金国控制范围。金人因此拥有了高质量的白瓷产品。
以提梁执壶为例,辽清宁六年(1060)赵匡禹墓出土过一例白瓷执壶。器身上有复杂的蕉叶、莲瓣纹饰,提梁的叶子是典型的瓜瓞造型。从纹饰和胎釉特征看,它属于北京龙泉务窑生产的白瓷产品。

辽 白瓷蕉叶纹瓜瓞形执壶 | 辽宁朝阳牟杖子赵匡禹墓出土
而在稍后的时间,山西大同郊区一处青瓷窖藏也出土过一件提梁执壶。这件提梁执壶壶身为修长的瓜棱形,胎釉质量明显更好,裹足刮釉,提梁前段分成三叶贴塑。从形态来看,属于典型的金代定窑精品。

金 白瓷瓜瓞形执壶 | 大同市博物馆藏
由于北宋、辽、金三个朝代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叠,北宋晚期、金代初年、辽晚期等等说法,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时间段,只不过地域的不同,导致了朝代的不同。定窑产品同时出现在这三个王朝控制区域。
3 ● 用来陈设的 ●
话题再回到这种提梁执壶的功用。
南方宋人控制的地区,执壶的功用一般是茶席间注水所用,但出现在北方地区的这种提梁执壶,在这方面的使用显然是有问题的。
从实用性能来看,例如青白釉、越窑执壶之类,都比较容易往里面注水,且容量足够大。
但往提梁执壶里注水就要难很多,不管是提梁本身,还是贴塑的构建,都会对注水产生影响。更别说这种提梁执壶的口,极小,容量也并不大。

宋 定窑白釉提梁执壶 | 2011年3月23日纽约苏富比12.25万美元LOT504
那它们是用来作什么的?
根据李晞先生和秦大树先生的分析,这类贴塑提梁执壶,由于有着精致的工艺和出色的胎釉质量,很有可能是陈设用器。
提梁执壶和温碗搭配出土,说明它们当时确实是一种酒具,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形不大。比较大的概率,它们是某种用于供奉、馈赠,甚至是嫁娶或祭祀活动中使用的象征性产品,并不拿来实用。

白瓷温壶 | 吉林扶余刘焕屯窖藏出土
《诗经·大雅》中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的诗句,连绵不断的藤蔓上结出大大小小的瓜果,人们就用瓜瓞绵绵来祈愿子孙昌盛、绵延不绝。
早期提梁执壶上贴塑的其实就是瓜瓞纹贴片,只不过在之后慢慢发展成了其他的花卉叶片贴面或者蝴蝶贴面。

定窑白釉瓜棱提梁执壶 | 2019年9月11日纽约苏富比3.25万美元LOT710
家门兴旺、人丁兴盛,是古代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贵族人家常常使用带有这种意向的器物。
对于提梁执壶这种器型来说,其实还有一个器型的变化。
常见的这种提梁执壶,有矮胖型的,也有纤瘦瓜棱型的,从分期来看,矮胖型提梁执壶出现的年代会稍微早一些,而瓜棱型的则稍晚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新闻时事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