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主人杯,俄罗斯碧玉器皿,莲心映玉,禅茶一味
茶席如江湖,主人杯便是掌门的印信。宋人点茶讲究“盏色贵青黑”,明清文人独爱紫砂朴拙,而我手中的这件碧玉雕琢的主人杯,却是茶与玉的千年雅韵之合璧——杯体透光,恰似春冰初绽裂纹;莲蓬俏色,仿若墨笔点染而成,饮茶时仿佛捧着一汪凝碧的荷塘。指尖摩挲间,似能听见风拂荷叶的沙沙声,嗅到晨露未晞的清芬。
莲语:淤泥中绽放的东方哲思
莲,自《诗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朦胧吟咏起,便以“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姿,成为文人笔下高洁人格的永恒注脚。“中通外直”的莲,既是儒家“君子比德”的象征,亦暗合佛家“一花一世界”的禅机。而莲子不仅承载着“多子多福”的祈愿,更隐喻着“生生不息”的哲理:莲子既可沉睡千年,亦可破土重生,生命的奥秘与智慧,尽藏其中。
玉雕师以莲子入杯,实则暗合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核。茶,生于山野,经火炼水烹,终成澄明之味;莲,长于污泥,历霜摧雪压,终展清净之姿。二者皆以“苦”为底色,以“化”为归途——茶之苦后回甘,莲之浊中生清,恰似人生困境中的觉醒与超脱。
我既痴迷于玉,又钟情于器皿,这件茶杯巧妙地以莲为媒介,将碧玉的温润与绿茶的清雅紧密相连。它摒弃了繁复的雕琢,转而以器载道——杯中茶汤,可映见莲茎摇曳之影;掌中玉质,能触摸千年莲语之魂。当茶烟袅袅升起,莲子在杯底若隐若现,恰似提醒饮茶人:真正的清净,不在避世,而在“和光同尘”中守住本心。
玉魄:刀锋裁出的江南烟雨
玉雕师取精品碧玉为材,其色如西湖六月的新荷,质若吴侬软语般温糯。杯子外形规整而不失灵动,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恰似一位身着华服的君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杯壁透光均匀,轻轻摇曳间,仿佛能看到内里的光影在轻轻舞动,如同莲花池中的波光,令人心醉神迷。
茶杯点睛之处,凝聚于一朵莲蓬。莲茎从杯底悄然生出,紧贴内壁,蜿蜒向上,形态自然,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从泥泞中破土而出的坚韧与力量。而杯沿处,则巧妙地借用碧玉的俏色,雕琢出一朵结满莲子的莲蓬。莲子饱满圆润,错落有致,每一颗都仿佛蕴含着生命的奥秘,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让人在品茗之余,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当注茶入杯的刹那,碧玉透出翡翠般的水光,莲茎在内壁投下摇曳的影,恍若真有一枝清荷在月下舒展。茶香与荷香交织萦绕,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烟雨水墨长卷之中。
主人杯,不仅是品茗的工具,更是照见本心的明镜。它不在器型奇绝,而是能否让茶客于袅袅茶烟中,寻得内心的一方净土,在唇齿留香间,体悟生命的本真之味。茶道的终极,不过是借一杯一器,完成对自我的观照。这尊莲子杯最动人处,恰是那枝向内生长的莲茎——向外求,满目皆是纷扰;向内观,方见心如明玉。
莲子·主人杯,器皿,俄罗斯碧玉,肉质非常细腻,可过灯,润度很好,油分十足,扬州名家精工,尺寸约53.7*53.7*42.5mm,重约69.6g。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