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300万的玉在地摊上只卖三万?看完这个我真信了黄金有价玉无价!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5-05-10
导读: 一块玉放在展台上,有人说,这不就是一块石头么,怎么整的跟个稀罕物一样。 也有人说,那可是一块好玉啊,少说也值几十万。 同样一块玉,为什么有人认为不值钱,有人认为值万钱? 说到这里,不免让人想起黄金有价玉无价的古语,当我们真正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后

一块玉放在展台上,有人说,这不就是一块石头么,怎么整的跟个稀罕物一样。

也有人说,那可是一块好玉啊,少说也值几十万。

同样一块玉,为什么有人认为不值钱,有人认为值万钱?

说到这里,不免让人想起黄金有价玉无价的古语,当我们真正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后,一切也就茅塞顿开了。

01

                                                  渠道不同,价格就不同

为什么同样一块玉,在不同的地方卖的价格千差万别呢?

一位玉友说了他玩玉十几年的感受,其中有一个观点让人非常有共鸣。

他说和田玉市场很复杂,十多年前,他购买了价值十几万元的和田玉瑞兽,至今仍未出手,如果这款和田玉摆件在马未都这类收藏名家那里,可能会拍卖到两三百万元,但一模一样的物件,在我手里就没那么值钱,这真是应了那句黄金有价玉无价。

这就是黄金有价玉无价,黄金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统一行情,但玉石就比较依赖渠道了。

同样的玉石,你在地摊上是一个价格,在巴扎上是一个价格,在拍卖会上又是一个价格,所以,一块玉的价值难以衡量,有时候是因为销售渠道的差异。

02

                                                  人不同,玉的价值就不同

玉无价,直观地理解是指玉的价值很难准确估算,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给同一块玉估出的价值不尽相同的原因。

碰到有眼缘的玩家,那么可能给出的价格就要高出不少,本来你的心理价是10万,那么对方可能直接给出了12万,甚至更高。

喜欢,让人变得感性。

但如果碰不到有眼缘的,那一切就要按行情说话了。

碰到较真的,可能杀价更狠。10万砍下去一万,那可就是10%的涨幅被砍没了。

再比如说,一块玉上有一些绺裂,对于老玩家来说,就比较容易坦然接受了,也不会因此大幅杀价,毕竟知道绺裂是籽料再常见不过的问题。

但对于新手玩家来说,他们很容易把绺裂和垃圾料联系到一块,所以对玉的价值评判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一块玉,到底值多少钱,很多时候也要看买玉人是谁。

并且,这还是从大家都认可玉的角度来说的。对玉石无感的人,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块石头,它的价值还不如一个馒头值钱。

就像一些人说的:100万的玉哪怕跌到一万元我也不要,因为压根就不值钱。这是因为这人不喜欢玉,更不懂玉。

正所谓“献玉要逢知玉主,卖金须遇买金人”,玉有没有价值,价值是高是低,往往要看是针对什么人。

03

                                                  多少钱也买不到的玉

玉无价还有另一层含义——玉是无价之宝。

玉石承载的情义价值,远远超出了物质本身。

尤其是对于和田玉来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和社会语境中,它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祝福护佑的图腾,这些超越物质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大家眼中的无价之宝。

比如说一块家传的玉镯,或许在市场上并非价值最高的那类,却因代代相传,沾染了家族的体温与故事,成为血脉相连的见证,你说这样的玉镯该如何衡量它的价值呢?

再比如说,“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用玉绍缭之,相忆莫相忘”,玉石作为定情信物被赋予了恋人的深情与承诺,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算不算无价呢?

黄金有价玉无价,黄金的价值停留在物质层面,而玉石的珍贵,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与情感世界。

从交易渠道的流转到人心的接纳,从工艺的雕琢到情义的浸润,玉石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 “无价” 二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玉是复杂的,但玉也是简单的。爱玉者千千万,视玉为石头的人也不少,所以,玉的无价所蕴含的意义也是复杂多样的。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