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大汉海昏侯 西汉早期玉器赏析之一(高清)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4-03-27
导读: 刘贺墓中出土了数件韘形佩,其中以主棺旁发现的这件最为精美绝伦,玉质洁白,器身两旁透雕龙凤虎纹、卷云纹。专家鉴定后认为,这块玉佩饰无论从质地还是工艺水平上看,都代表了汉玉的最高水平。 龙凤螭纹韘形玉佩 长 9.82厘米、宽 7厘米、厚 0.52~0.62厘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贺墓中出土了数件韘形佩,其中以主棺旁发现的这件最为精美绝伦,玉质洁白,器身两旁透雕龙凤虎纹、卷云纹。专家鉴定后认为,这块玉佩饰无论从质地还是工艺水平上看,都代表了汉玉的最高水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凤螭纹韘形玉佩

长 9.82厘米、宽 7厘米、厚 0.52~0.62厘米、孔径 3.3 厘米

和田白玉,有少量灰黑色沁。片状,镂空浅浮雕。韘体心形,中孔圆大;正面上半部沿圆弧起一条凸棱,中间再起一棱并于顶部出尖,两肩内凹,刻卷云纹;下半部表面微下凹,阴刻云气纹。背面微鼓,阴刻云气纹和流云纹。边缘出廓,左侧透雕龙纹,右侧透雕螭纹,上侧透雕凤鸟纹。龙纹叶形耳,水滴眼,上下颌外卷,昂首张口露獠牙,咬住凤尾。螭纹倒立,梯形头,长鬣毛回卷,曲耳,翘眉,圆眼,宽鼻。凤鸟纹作回首状,叶形耳,分支卷曲长冠,水滴眼,张口勾喙。以阴刻细短线和弧线表现身体细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凤螭纹韘形玉佩

长 9.82厘米、宽7厘米、厚 0.52~0.62厘米、孔径 3.3 厘米

和田白玉,有少量灰黑色沁。片状,镂空浅浮雕。韘体心形,中孔圆大;正面上半部沿圆弧起一条凸棱,中间再起一棱并于顶部出尖,两肩内凹,刻卷云纹;下半部表面微下凹,阴刻云气纹。背面微鼓,阴刻云气纹和流云纹。边缘出廓,左侧透雕龙纹,右侧透雕螭纹,上侧透雕凤鸟纹。龙纹叶形耳,水滴眼,上下颌外卷,昂首张口露獠牙,咬住凤尾。螭纹倒立,梯形头,长鬣毛回卷,曲耳,翘眉,圆眼,宽鼻。凤鸟纹作回首状,叶形耳,分支卷曲长冠,水滴眼,张口勾喙。以阴刻细短线和弧线表现身体细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多节龙首玉带钩

长 9.93厘米、宽 1.57厘米、高 2.52 厘米

保存完整,有棕褐色沁。钩体由一节白玉髓连接两段和田白玉,钩纽亦为单独一块和田白玉,四部分通过铁芯拼接成器。钩首为简约龙首形,仅雕琢出水滴眼和铲形吻部;钩身为再利用的早期玉器的龙身,方形扭曲,浅浮雕心形纹,左颈部和右身侧伸出翼;钩尾为早期玉器的龙首,浅浮雕叶形耳,圆眼,涡纹鼻,张口,嘴边阴刻绞丝纹,额饰网格纹;钩纽椭圆形,纽面阴刻“十二”两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螭纹龙首玉带钩

长13.2厘米、宽 1.46厘米、高 4.49 厘米

和田黄玉,风化弱,局部有褐色沁。钩首龙形,鸭嘴形上下颌,颈部饰鳞纹;方体钩身,向钩首方向逐渐变细,上面高浮雕大小两只螭,以阴刻弧线勾勒螭体细节,小螭中部钻一圆孔,侧面阴刻勾连纹;钩纽椭圆形,纽面阴刻龟纹。

带钩为系束腰带的实用佩饰,相当于现今皮带扣。由钩首、钩身、钩纽组成,钩纽起固定作用。刘贺墓带钩有青铜、玉石两类,式样繁多,精致轻巧。华丽衣着与端庄带钩相配是当时贵族竞相追逐的时髦风尚,《淮南子》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正是这种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

 

图片
兽首玉带钩

玉黄,器表有零星褐色及黑色沁,不透明。钩首似兽首,钩首端有小凹坑似兽口,鼓眼,眼窝处凹陷,兽角曲而外伸。椭圆形钩纽。汉代革带佩用带钩方式基本相同,勾挂时有比较固定的方向,大多是钩首向左,系带时以右手执钩,左手执带头,将钩首纳入孔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汉·管形玛瑙珠 

天然玛瑙制成,中间有一穿孔,应是与其他珠子串成一串珠饰,起装饰作用。疑为蚀花玛瑙珠,为丝绸之路传入的典型外来珠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镶玉青铜嵌饰】装饰物。由青铜圆环和玉盖组成。青铜圆环上似有龙纹盘踞其上 ;玉盖为白玉,上有一半环形纽,内有一玉环,玉环上饰有螭纹,外沿有三个锁舌,嵌入铜环内,构成铜镶玉。

图片
【镶玉青铜嵌饰】装饰物。由青铜圆环和玉盖组成。圆环上装饰兽形纹,等距分布,各有一小孔。内部为玉盖,白玉,有黄色沁,素面无纹,上有一圆形纽,圆纽可拆卸。

 

图片

图片

图片
玛瑙贝形饰

长径 1.96厘米、短径 1.25厘米、厚 0.44 厘米

褐色玛瑙,内有“红点”,保存完整。仿海贝形,正面隆起,中部竖刻长齿槽,齿槽两侧横刻短齿纹,齿槽两端各管钻一小穿孔作穿系用;背面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蟠虺纹龙首纹龙形玉饰

长 5.59厘米、宽 5.58厘米、高 8.9厘米

和田白玉,有浅褐色沁。龙首前伸,圆眼,下颌上翘,上颌外卷,闭口;龙身竖直,两侧出勾形翼,翼饰羽鳞状纹,背出一素面拱形横穿孔纽;龙尾盘旋呈筒形。龙通身表面浅浮雕蟠虺纹龙首纹。从上向下俯视,外轮廓呈正方形,拱形纽亦位于正方形棱角处,内壁呈圆形曲面,总体呈内圆外方之态,应为早期高体玉琮改制而成。

 

图片

图片

图片
兽形石嵌饰

高 5.25厘米、宽4.08厘米、厚0.26~0.38厘米

左脚趾前端残,浅灰白色灰岩,无风化。片状,单面浅浮雕立兽,面部宽扁,独角,双耳竖立,眉梢上翘,眼球圆凸,蒜鼻,歪嘴露出三颗上门牙。下肢单膝跪地支撑站立,上肢摆出招手与抚胸姿势,手分五指如人手,指甲尖长,胸腹部浑圆,身形似熊。兽身以涡卷纹勾勒关节,以平行短线纹表现鬃毛。正面抛光,背面未抛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双狼猎猪纹石嵌饰

长 5.38厘米、宽3.7厘米、厚 0.61 厘米

左外侧残,灰色蛇纹石化大理岩,有白黄色沁。片状,单面镂空浅浮雕双狼猎猪图,猪在下部,张口挣扎;左上方狼左前爪揪住猪颈上鬃毛,撕咬其背;右上方狼左前爪擒住猪吻部,右前爪按在左狼腿上,猛咬猪头部,场面生动。兽身以平行短线纹表现鬃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辟邪形琥珀饰】以宽阴线勾勒五官及四肢,作蛙状匍匐,仰首,口微张,四肢蜷曲,身形瘦长。腰部及头部均有横穿孔,用于系挂。辟邪,是一类可以驱疫逐鬼、降妖除魔的神兽。墓主将随身佩戴之物制成辟邪的形制,意为辟邪厌胜、驱疫逐鬼,从而使形魄不朽、灵魂升天进入神仙世界,反映了汉代辟邪厌胜、魂魄不朽的思想观念。

图片

图片
【辟邪形琥珀饰】挂件。形似辟邪,体型小巧,体态饱满。腰间有一左右横穿孔。工艺简洁,有“汉八刀”之风,寥寥几笔就将辟邪的造型刻画出来,栩栩如生。这是典型的汉代艺术,“古拙”的外貌之下有着狂放的气势。

 

图片

图片
错金神兽纹铜当卢马面额前装饰物

因位于马头颅正中,“卢”通“颅”,故称“当卢”。使用时用皮条将其系连在马络头上。该组错金神兽纹铜当卢主体纹饰有白虎、凤鸟、凤形鸾鸟、交龙等,辅助纹饰有太阳、月亮、山脉、云气、龟、鱼、金乌、蟾蜍、羽人等。纹饰复杂,内涵极为丰富。反映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及渴望长生不老、死后升仙的愿景。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