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在古代犀角能对付瘟疫?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5-05-17
导读: 在过去的三年大疫,相信不少人都体会到人对抗瘟疫这种凶神是多么渺

在过去的三年大疫,相信不少人都体会到人对抗瘟疫这种凶神是多么渺小。那么在古代,先贤们是怎么对付瘟疫的呢?

孙思邈在《千金方》里记载得很详细。永徽年间长安闹瘟疫,病人浑身发烫、口鼻出血,他用犀角磨粉配上大黄、黄芩,熬成汤药给人灌下去。有个病例挺有意思:有个病人喝药后狂吐黑血,结果烧退了。
 

图片

孙思邈解释说这是"热毒外泄",犀角把病邪从血分引到气分,再通过呕吐排出。这理论现在听着玄乎,但当时确实救了不少人。

宋代是个转折点。官方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把犀角纳入国家药典,治瘟疫的紫雪丹里,犀角是君药。苏轼在杭州当官时遇上瘟疫,给朝廷的奏折里写过用犀角配金银花的事。

更绝的是《圣济总录》里有个方子:把犀角片泡在清酒里来增强药效。这法子虽然古怪,但《宋史》记载元祐六年两浙瘟疫,这么用确实降低了死亡率。
 

图片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说犀角"味苦酸咸,气寒无毒",专门对付热毒。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李时珍发现东南亚产的犀角治瘟疫效果最好,认为跟当地气候湿热有关。这其实暗合了现代"道地药材"的概念。

万历年间山西大疫,有个叫吴有性的郎中发明了"犀角地黄汤",把发病过程分成九个阶段,每个阶段搭配不同药材。他观察到用犀角的病人出疹子快,死亡率低,觉得是"透邪外出"的表现。
 

图片

清朝温病学派把犀角用得最溜。叶天士在《温热论》里提出"卫气营血"辨证,瘟疫发展到吐血发斑的阶段,必用犀角。乾隆年间京城闹天花,太医院把犀角制成"安宫牛黄丸",亲王级别的才能用。有个民间记载:有户人家把祖传的犀角杯砸了配药,救活了整个村子。

要说古人的思路,主要是四个字:"以寒制热"。他们发现瘟疫患者普遍高烧、出血、神昏,这些在中医都算"血热妄行"。犀角生于湿热之地,又自带凉性,正好对症。再加上犀牛在传统文化中是灵兽,角又长在头顶,古人觉得这是"通灵之物",能沟通天地清气。这种天人合一的药理思维,在当时是主流认知。

图片

古书记载的用法也五花八门:有磨粉冲服的,有刻成片熬汤的,还有烧成灰外敷的。《外台秘要》里说,瘟疫患者的舌头如果发黑,要把犀角片含在舌下。

还有个具体案例,《续名医类案》记载万历二十三年,河间府瘟疫流行。大夫缪仲淳在井水里泡犀角,说是能"解水毒"。结果周边村子喝了这井水的,死亡率降了八成。这事被收录在《先醒斋广笔记》里,还惊动了朝廷派太医来考察。
 

图片
 

笔者查询了大量历史资料,才认识到古人在当时医疗条件这么低的情况下,都能利用犀角等药材有效的控制住瘟疫的蔓延,而我们刚过去的三年大疫,劳民伤财不说,老百姓苦撑三年后竟然是靠自体免疫抵抗,不少人还落下了病根,实在让人心痛和遗憾。

但其实犀角作为一种重要药材,上层也高度认可,2018年一度提出要恢复用药的草案,奈何重重受阻,只能作罢。而如今非洲犀角还是属于违禁品,我们不能去碰,能接触和欣赏的只有一些老料犀角雕,早年有收藏的朋友那就恭喜了,一定要保管好。
 

文末作者漠草也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收藏的合法老犀角雕赏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上一篇:沉香启智,命运自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