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春秋战国玉器鉴赏
神兽纹玉环 战国晚期 安徽省巢湖市北山头1号墓出土 东周时期,传统秩序与道德标准重整。对天地神灵的敬畏让位于对人之本性的追崇。士人阶层提倡参照玉的特性提升自身德行,这样的行为给玉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的玉器,不仅数量众多,玉质上乘,并且...
2023-12-20 -
清康熙时期优秀瓷器艺术品鉴赏
写清代瓷器,看清代瓷器,实际上是再写历史、看历史,清三代的强盛时期就是瓷器创新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的制作实际上也是国家力量的展示,也是国家财富的积累,用瓷器带来的贸易顺差,同时也有了广彩瓷的兴起,先开海,又禁海,最后保留广州一个口岸做贸易...
2023-12-19 -
宣统瓷器真的不值钱吗?但在故宫“精品”也不多见……
都说物以稀为贵,清末宣统一朝,历史虽短,却仍在烧制官窑瓷器,可惜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故传世品不多,甚为珍...
2023-12-18 -
收藏艺术:文人画审美趣味对清末民初浅绛彩瓷的影响
北京翰海拍卖征集明清瓷器字画:瓷器是中国一项重大的创造。瓷器以其特有的精湛技艺和绚丽装饰,带给人精神的舒悦与美感。从唐宋至明清,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产生的瓷器瑰宝,经由陶瓷之路传送到世界各地,对世界物质文明做出了伟大贡献。清末民初时期浅绛彩瓷...
2023-12-17 -
这类花器,竟然是用来喝酒的?
关于花器,它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品类。 为啥这么说呢? 古人对器物的使用,从来都不会局限于一个领域。 例如花浇,它很可能就是个酒器。 看看清末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对花浇说法:花浇者,浇花之壶也。胫略似如意尊,惟仅有一耳,亦可作插花用,若彩色精...
2023-12-16 -
元朝公主赠金饰,高僧这样珍藏770年!
1982年盛夏,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 曲回寺 村农民在山坡上取土时,从一崖缝中挖出一个陶罐,罐内装满了 黄灿灿的金银首饰 ,据考证,这是成吉思汗孙女忽必烈妹妹、一位元朝公主对当时一位高僧的馈赠...... 这个窖藏有13件金器、4件银器。虽然数量在出土窖藏中...
2023-12-15 -
山西古代陶瓷特展
三晋大地,踞河东之要,表里山河,文化昌盛,底蕴深厚。汉魏以降,中西交流、民族融合,农耕与草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贯穿始终。在稳定与迁徙、冲突与重建的交替轮回中,山西陶瓷独树一帜,得以空前发展,书写出中国陶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山西陶瓷,是河东先民人文精...
2023-12-14 -
竹刻艺术--竹为载体刀为笔,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小花
竹刻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也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竹刻艺术家们以刀代笔,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印等艺术样式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他们的努力,为中国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竹刻的历史 竹刻艺术历史悠...
2023-12-13 -
上海博物馆《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
写在前面 至今还记得,当年在雅昌,有位玉友每过手一件玉器,都会留下相关拓片。厚厚一本资料展现出来,叹为观止。在众人的啧啧赞叹之下,也分享了相关的流程和工具。 虽然心向往之,但始终没有随从做这件事情,大概还是懒,或者说不够严谨。不过对于传拓的...
2023-12-12 -
真巧,原来你也喜欢黑底彩釉!
黑釉瓷器经常给人以威严雄浑之感,有时会显得压抑。宋代的磁州窑口出品的黑地剔花瓷器,别出心裁,以黑釉做托底,反衬器身上的剔花纹饰。 北宋 黑地剔划莲纹椭圆形枕(张家枕) 2021年中国嘉德香港秋拍 156万港币 清代康雍乾三朝,也集中出现了创新的黑地瓷...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