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的钙化现象及渗透胶结原因
作者:曾云锋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古文化研究学者 高古玉收藏家
春秋时期 神人兽面纹玉佩
春秋时期 神人兽面纹玉佩
春秋时期 神人兽面纹玉佩
春秋战国玉佩
春秋时期 神人兽面纹玉佩
春秋时期玉佩 水银沁及钙化现象
春秋时期 神人兽面纹玉佩
战汉玉佩 水银沁及钙化现象
古玉“钙化现象”会发生风化淋漓和渗透胶结两个不同的阶段,也就是说,古玉在墓室环境下,由于各种物质的影响,玉质内部的晶粒会溶解,晶粒之间的缝隙逐渐增大,导致了玉质疏松、硬度下降、透明度下降、颜色发白、吸水性增强等一系列变化,这就是“风化淋漓”过程。同时,墓室中的土壤也存在着风化淋漓作用,经过一定时间后,土壤中的K、Na、Ca、Mg等较为活性的离子会逐渐流失,留下Al、Si、Fe等组分以胶体溶液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经历了风化淋漓作用的古玉,其松散的内部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晶间空隙,这就给含Al、Si、Fe等胶体溶液的渗入提供了通道。这个过程就是“渗透胶结”。(参考文献《对“鸡骨白”古玉受沁情况的研究》)
以透闪石为例,大家先看一下它的分子式:
透闪石 [Ca2Mg5Si8O22(OH)2]―阳起石 (铁阳起石) [Ca2(Mg,Fe)5Si8O22(OH)2],呈显微晶质针状、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或毛毡状集合体。
钙化的成因,有关学者的科学实验(氢氧化铵溶液实验)已经证明:由于墓室内碱性物质对玉质内部的侵蚀,玉器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结构水,再加上墓室密闭、无氧、时间长等条件影响,钙化慢慢形成。
春秋时期 神人兽面纹玉佩
春秋时期 神人兽面纹玉佩
黑色凝结物
黑色凝结物
钙化后的玉器还会产生一种鲜见的现象,那就是在玉器表面形成一种附着物,牢牢地附着在玉表,和玉器融为一体,且微微高起玉表。一种是半透明状的瓷化物,另一种是黑色的点状物,刮之不去,盘而不掉。
这种现象,正是土壤中含Al、Si、Fe等胶体的溶液同玉质内部发生置换反应,“渗透胶结”过程中凝结在玉表形成的一种现象,这也是检验出土古玉的一个铁证。
玉表形成了黑色的凝结物,牢牢地附着在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