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前墅龙窑柴烧紫砂壶,跟现代工艺烧制的紫砂壶有何不同?
“蜀山旧有东坡院,一带居民浅濑边。白甀(zhuì)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
这是明末清初词人陈维崧《双溪竹枝词》中的名句,描述的是宜兴紫砂陶业兴盛繁荣的景象:彼时的宜兴丁蜀东坡书院附近一带都是窑场,这里家家制坯、户户锤泥,窑场轻烟渺渺,陶瓷声声如玉。
在岁月变迁过程中,宜兴窑场遍布的人文风光已经不再。随着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的普及,以柴烧为主的龙窑慢慢退居幕后。
前墅龙窑始于明朝,作为宜兴龙窑的典型代表,其每年保护性的烧造生产活动都是万众瞩目的盛事。尤其是烧制完成后的开窑仪式,更是吸引央视、新华网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而前墅龙窑出品的紫砂壶,动辄5位数以上的价格,也让壶友们津津乐道,视为珍宝。
上期内容,我们对前墅龙窑装窑、烧窑等工序做了详细介绍(资讯 | 循迹前墅龙窑,一座延烧千年的明朝古窑),今天咱们就再说一下前墅龙窑烧制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开窑。
前墅龙窑开始烧造时会举办两场盛大仪式,一是烧窑前的点火仪式,二是烧窑结束后的开窑仪式。前墅龙窑开窑仪式,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祭祀品、舞龙、击鼓等礼仪形式,还会加入一些茶艺表演,古筝、古琴艺术表演,汉服秀场,折子戏等符合现代人消费审美的艺术形式。前墅龙窑近几年的开窑仪式活动报道,频频登上央视、新华网等知名媒体平台,引领宜兴紫砂文化快速出圈。
《礼记·礼运》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自封建时代以来,我们的先辈们就崇尚神灵仙佛,并大兴祭祀活动。时至今日,对神佛的崇拜已经慢慢演变成地方民俗文化,而祭祀习俗也慢慢演变成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前墅龙窑点火仪式和开窑仪式,也都可以看作祭祀活动的一种。
前墅龙窑开窑前,需要经过长约20小时左右的自然降温过程。在这个阶段,窑内产品不能受风,一旦受风则容易因为温差过大而崩裂,所以龙窑的投柴孔会再次完全封闭。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降温后,窑工会将投柴孔逐一打开,让窑内更好地通风透气,辅助降温。
等到真正开窑时,窑工会打开窑口依次将窑内匣钵逐一取出,部分陶器会呈现比较惊艳的窑变,也有部分陶器出现变形报废。由于传统龙窑烧造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因此一件质量上乘的紫砂壶制品,就显得尤为珍贵。
前墅龙窑烧制的紫砂壶,跟现代电窑等工艺烧制的紫砂壶有何不同?
前墅龙窑以柴烧为主,以松木、青竹枝为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会通过匣钵口进入钵内,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
其次,未熔化的木灰在陶器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质感,及各种颜色的变化,留下了火焰曾驻足过的痕迹,自然而无粉饰之气,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期它烧窑的成果。
最后,由于紫砂壶的质地特殊,可以很好地与燃料中的油脂进行结合,使得其表面呈现温润之感,所以前墅龙窑烧出来的紫砂壶成品,色泽会如巧克力一般诱人,并且相对于其他窑口的柴烧效果,气质更加低调沉稳,同时又富有变化。
再说电窑,是利用电能升温烧制的窑炉。一般采用半自动的仪表泌温和控温方式,也有采用电脑化全自动编程控制,电窑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烧成的窑温和时间。简单高效,并且温度分布均匀,不会像古龙窑因为放置在窑内的位置不同而出窑后色泽也不尽相同。电窑,无论放于何处,烧制出的紫砂壶就比较理想、精致。也正因如此,缺乏草木灰的附着,电窑烧制的紫砂壶缺少了柴烧的古朴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