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用“泼天富贵”来形容这座博物馆!
当我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明梁庄王墓展厅里,看到那些光彩夺目,极度奢华的黄金饰品,我承认我酸了,因为我羡慕梁庄王有个好哥哥。
朱瞻垍(1411年—1441年),明仁宗朱高炽的第9子,明玄宗朱瞻基弟。他“好学乐善,孝顺有礼”,深得玄宗宠爱。是明代第二位分封到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的藩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瞻垍被册封为梁王。朱瞻垍颇得其长兄朱瞻基(宣德皇帝)宠爱。宣德初(1426年),其兄下诏供给郑、越、襄、荆、淮五王每年钱钞五万贯,惟有梁王加倍。
宣德二年(1427年),册安庆卫指挥纪詹之女为梁王妃,宣德三年六月四日,梁王妃纪氏薨。继妃魏氏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被册封。正统六年(1441年),梁王因疾病去世,终年30岁。明英宗朱祁镇闻讯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命有司致祭,依礼营葬,谥曰“庄”,史称梁庄王。朱瞻垍因无子而被革除封国。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魏妃薨,享年38岁,梁庄王墓,便是梁庄王朱瞻垍与王妃魏氏的合葬墓。
200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梁庄王与继妃魏氏合葬于此。这座“王与妃的合葬墓”,有其独特的葬俗,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该墓葬出葬品有金、银、玉、宝石、瓷器等53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1400余件,仅金器重量即达十余公斤,珠饰宝石多达3400余件。
经中国地质大学检测这些名贵宝石产地都不在国内,其产地多为西洋(今东南亚、南亚、西亚一带)。从梁庄王所在的年代来看,很可能有部分文物与当时郑和下西洋带回来有关。这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还未见过随葬如此大量的金银珠宝,可谓金玉满堂,珠光宝气,专家公认这是继明定陵发掘以来明朝考古的最大发现。
冕冠
此冠通高18cm、长49.4cm、宽30cm,重372.9g。
礼仪服饰是皇室彰显宗亲政治身份及地位的重要载体。亲王礼服有衮冕与皮弁服,便服有常服与保和冠服。亲王参加助祭、谒庙、朝贺、受册、纳妃等礼仪活动时穿着衮冕,参加朔望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等活动时穿着皮弁服。冕冠是衮冕服制中的礼帽。永乐三年规定,亲王冕冠前后各九旒,冕旒串珠应有五色,梁庄王墓所出的冕冠,串珠颜色仅四种。出土时冕冠綖板(冠顶板)和冠卷(冠周沿)已朽,但冠冕上的一百四十件金玉附件尚存。
皮弁
据《明会典·亲王冠服》记载“皮弁(biàn)用乌纱冒之,前后各九缝,每缝中缀五采玉九,缝及冠武弁贯簪,系缨处,皆饰以金,金簪朱缨。”
梁庄王墓出土的弁,其串珠系仅“四采”。今据山东鲁荒王皮弁复原。出土时皮弁已朽,尚存金玉附件一百三十四件,计有贯弁金簪一件,金方环两件,金花纽五件,弁珠一百二十六颗。
帽顶,又称顶子,是男子帽子上方的装饰物,元代时期在贵族间十分流行:元代大帽由帽身和帽顶两个部分构成,是当时的帝王服饰。大帽也叫笠,为中原固有的服饰,是一种有大沿的帽子,适合在野外活动可以遮阳、防雨,为野老之服,用于农业、渔猎等户外活动。到了元代,蒙古贵族将大帽带入上流社会,以戴大帽为常,帽顶就成了身份的象征。到了明代,恢复汉人穿着,但大帽作为王公贵族燕居之服在上层依然流行。
燕居,指退朝而处或闲居。燕居之服就是王公们的家居休闲服。
明代,一二品官,帽顶和珠用玉,三到五品官帽顶用金、帽珠用玉,六至九品官帽顶用银、帽珠用玛瑙、水晶或香木。
梁王墓一共出土了六个金座帽顶:
金镶无色蓝宝石帽顶金镶宝石帽顶
金镶无色宝石帽顶高7.5cm,底径4.8cm,重76.7g。这件帽顶由金质底座和宝石顶饰组成。一颗约重两百克拉的橄榄形无色蓝宝石,被金线贯穿而过,以拴丝工艺镶嵌在座顶,这是考古发现最大的蓝宝石。底座看起来像一朵倒立绽放的莲花,覆盖着五至八层花瓣,花瓣根处分布着五个小孔,分别植入一根小金钉作为花蕊。全器现存红宝石、蓝宝石共十颗。
金镶蓝宝石帽顶
蓝宝石,是刚玉宝石中除红宝石之外,其它颜色刚玉宝石的通称。蓝宝石的颜色,可以有粉红、黄、绿、白、甚至在同一颗石有多种颜色。梁庄王墓出土的这几件帽顶上的宝石,无论是无色蓝宝石帽顶还是淡黄色宝石帽顶,其主要成分都是三氧化铝,所以都是蓝宝石。此金镶蓝宝石帽顶高3.9cm,底径5.1cm,由金镶宝石覆莲底座和蓝宝石顶饰组成,现存宝石七颗。
金累丝镶宝石帽顶
金累丝镶宝石帽顶高3.4cm,底径5cm,重38.2g。帽顶的底座为金质,采用花丝工艺镂空制成五层:下层为六瓣覆莲花形,瓣面镶嵌六颗大宝石;第二层为座柄,镶嵌六颗较大宝石;第三层为十二瓣金质仰莲花;第四层为六个云纹爪托,镶嵌六颗较小的宝石;第五层为座顶,是一朵八瓣仰莲花,花芯是一个椭圆形托,托底有两个小穿孔,以拴丝法镶嵌顶饰的宝石。虽然顶饰已经遗失,但并不影响累丝工艺与宝石的华美。
累丝工艺是有记录可查的最早的珠宝制造技术工艺之一。又名“花作”或“花纹”,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它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谓之累丝。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须事先经“堆灰”的手续。
所谓“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作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兽等所要制作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剔透玲珑的精美艺术品。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龙穿牡丹纹帽顶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龙穿牡丹纹帽顶高6.3cm,重80.1g。这件帽顶系元代皇室之物,历经改制和转赐,辗转为梁王所有。帽顶由金质椭圆形喇叭状底座和白玉镂空龙纹顶饰组成。金质的八重瓣覆莲底座上现存宝石七颗,底座口沿的后端有两根管状短尾饰,尾饰铆接在一片莲瓣尖上,以金轴贯连,可以摆动。座顶镶嵌一件多层镂空的玉饰,一条玉龙从四朵牡丹花中平身而出,张口瞪眼,鬃毛后扬,龙爪蜷曲有力,仿佛蓄势待发,即将腾飞,显得神采熠熠。玉饰经打磨抛光,玉色柔和,质地干净,与宝石相互映衬,更显富丽堂皇。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冠顶
这件帽顶系元代皇室之物,由金质椭圆形喇叭状底座和白玉镂空龙纹顶饰组成,覆莲瓣面上现存宝石七颗。其中顶部镶嵌一块镂空玉龙,底部镶两颗红宝石、两颗蓝宝石、两颗黑色宝石和一颗绿松石。
梁庄王墓一共出土了十三条腰带,皮质带鞓均已腐朽,只保存金、玉质带銙。其中朱瞻垍十二条、继妃魏氏一条。他是至今已发掘的明代墓葬中腰带最多的,数量甚至超过万历皇帝的定陵。
明朝革带是身份性饰物,使用有极严格的规定。帝、后礼服、一品官员服玉带,二品花犀,三品金花,四品素金,五品银花,六七品素银,八九品乌角。革带也就分别称之为玉带、金带、银带等。
玉带板,也称为“带銙(kuǎ)”,因为玉不可以弯曲,所以先要制作成一块块的扁平玉带板,才能串穿成玉带。
完整玉带由带头,又称“三台”(三件长方形銙)、“六桃”(六件桃杏銙)、“两辅弼”(长条形銙)、“双尾”(方头弧尾的长方形銙)、“七排方”(排列于两件尾之间的七件长方形銙)组成。一般为二十件,但实际上革带的玉板数量不等。
白玉素面带
白玉鹘捕鹅带
青白玉镂空云龙纹带
金镶青白玉带
金镶白玉镂空龙穿牡丹纹带
金嵌宝石带
金花丝镶宝石带
金花丝镶宝石带正面上金焊三至五个透空的掐丝抱爪托,托内以爪镶法镶嵌宝石。全带共镶嵌红、蓝各类宝石八十四颗之多,共重646.4g。
金镶宝石绦环
绦环原本是丝绦上用作带扣的圆环,使用时将丝绦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上,宜结宜解,非常方便。宋人喜带玉绦环,《古今考》谓:“士大夫民庶贵玉绦环,以丝为绦,多用道服腰之为美观。这件绦环通长13.4cm、中宽7cm,重198.3g。金带銙中心托镶嵌木片和髹漆骨片,小托内存镶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东陵石,左右小方中心托内原镶一小段残木块。
金累丝镶宝石带带銙
金镶青白玉龙纹绦环
青白玉螭首带钩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
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是身份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镀金银封册
银鎏金王妃封册,铜质髹金,由两块等大的长方形鎏金银板扣合而成,每块板长23cm,宽9.1cm,厚0.4cm,重1839.8g。板内铸有册文八十八字:“维宣德八年岁次癸丑七月壬子朔,越三日甲寅,皇帝制曰:'朕惟太祖高皇帝之制,封建诸王必选贤女为之配。朕弟梁王,年已长成,尔魏氏乃南城兵马指挥魏亨之女,今特授以金册立为梁王妃,尔尚谨遵妇道,内助家邦,敬哉。’”
大意为皇帝选一贤惠的女子魏氏封为梁庄王妃,作为弟弟梁庄王的妻子,希望她能够遵守妇道,管理好家庭,并协助梁庄王一起共同振兴藩国。
金锭
金锭共两件,均作扁体弧端,束腰,正面铸有铭文,背面素面。其一为长14cm,宽10cm,厚0.8cm,重1874.3g,铭文为:“随驾银作局销捌成色金伍拾两重作头季鼎等匠人黄闵弟永乐拾肆年捌月日”。
“银作局”是明朝内廷二十四衙门之一,负责制作金银钱币、器具等。“随驾银作局”应为朱棣迁都前,往返于南京和北京之时的随身机构
其二为长13cm,宽9.8cm,厚1cm,重1937g,铭文为:“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
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永乐十七年正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之时。可以确定,该金锭是郑和宝船用所买的一批黄金在返回途中制作的。由于明朝亲王婚礼有朝廷赏赐“定亲礼物”金锭五十两的制度,因此这件由郑和带回存于内库的金锭可能赏赐给了梁庄王。此金锭是目前唯一一件考古发现有铭文记载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