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博物馆里7个特别的倒流壶
倒流壶,顾名思义,不是倒着流水,是倒着灌水哈,它是没有盖的,或者说壶身与盖是一体的。
有一件最有名的倒流壶,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它是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禁出国宝#)之一、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从百科上抄一句:倒流壶奇特的构造,巧妙的内部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它倒流的原理是这样的:
因为这是一件很重磅的文物,之前专门为它写过一篇:>>禁止出境展览国宝,这件倒流壶怎么用?
关于倒流壶的起源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其始于春秋时期,也有说法认为其始于宋、辽时期。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表明倒流壶具有悠久的历史。
元代时,倒流壶的工艺达到了一个巅峰,明清时期的倒流壶更加流行,在设计上也更加精美。
因为它内部结构不同于其他瓷器,所以在制作上也更加复杂。据《元代瓷器目录》记载,倒流壶烧制有三道工序:拉壶形、放导管、封壶口。
本篇内容来看其他博物馆收藏的倒流壶。
辽 白釉黑彩鸡形倒流壶
(辽宁省博物馆 藏)
倒流壶在北方草原地区比较流行。因为它的设计便于马上携带,无论壶体怎样摇晃,里面的液体都不会轻易外泄。
这件壶,鸡的羽毛不像中原地区细细描绘,不是工笔画,而是写意画。
随意点洒的褐色斑点,更突出了鸡羽的质感,有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感。
金 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
(辽宁省博物馆 藏)
这是一件传世品,器胎呈淡黄色,施白釉。
器形是葫芦形,壶柄是一条四爪龙,龙张口立角,前爪附于壶顶,龙身直立,尾部卷曲,后爪抠住壶下腹。
另一侧,在葫芦的下半截有一个很短的流,流与腹连接处塑一小人骑于流上。
不知道咋想的,这只能灌半壶水啊!
壶身几处菱形的黑斑点缀其上,下腹刻了一圈多个朝代流行的覆瓣仰莲。
总之,造型还是非常别致的,就是不知道设计师咋想出来的。。
元 青白釉蟠螭提梁倒流壶
(故宫博物院 藏)
壶为瓜棱球形,一条堆塑其上的螭龙巧妙地形成壶流与提梁。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莹碧剔透。
我拍的照片歪的,发一张官方的图吧。
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把它放在元朝了。
这是一件景德镇窑出品的瓷器,很多地方介绍它说是宋朝的。
这种风格、质地、细腻程度,我感觉也应该是宋朝。如果说是元朝的,那有可能是元朝掠夺或者宋朝上贡给元朝,又或者是通过贸易过去的。
明 米黄釉模印花褐彩人物纹桃形倒流壶
(邯郸市博物馆 藏)
壶的整体器形是一个寿桃,壶把为一只夸张化的猴子,形态生动,与壶身融为一体,既实用又富有装饰性。
桃子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长寿寓意。传说中,桃子是神仙食用的果实,吃了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因此,桃子自古以来就象征着延年益寿。
壶身采用模印花褐彩技法装饰两个人物。形象更大的人戴着帽子、长着胡子,端坐着;旁边一个形象比较小的侧身人,躬身作揖,像是在拜寿。
PS:看不到背面,背面可能是同样的图案。
清 豆青釉青花加紫倒流壶
(太原博物馆 藏)
这只壶好像一只桃子,带有一个叶茎形的把儿和壶嘴。
清朝无论是做什么物件还是绘什么图案,都讲究吉祥寓意,前面说了,桃子代表长寿,所以桃子的形象经常被使用。
而且都是果实与花在一起。
像这件,叶片旁边那处红色的应该就是桃花。
清 冬青釉青花釉里红桃式倒流壶
(沈阳故宫博物院 藏)
还,还是桃子,哈哈~
造型与上面那只挺类似的,有花有叶还有大桃子。
其他博物馆的倒流壶我没印象了
朋友们,你还知道哪家有?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