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档案 | 名家商城 | 预约委托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时事 > 行业动态 >

墨韵倾国色:吴昌硕笔下的牡丹,风姿绰约,雍容华贵

来源:未知 编辑:网络 时间:2025-02-19
导读: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字昌硕,出生于清朝道光二十四年孝丰县(今安吉县)鄣吴村,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海派艺术巨匠。 吴昌硕文化功底扎实深厚,诗、书、画、印四绝样样精通,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在他绘画生涯中,他最擅长写意花卉,尤其是气势磅礴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字昌硕,出生于清朝道光二十四年孝丰县(今安吉县)鄣吴村,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海派艺术巨匠。

吴昌硕文化功底扎实深厚,诗、书、画、印“四绝”样样精通,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在他绘画生涯中,他最擅长写意花卉,尤其是气势磅礴的大写意牡丹,融合了金石气与文人意趣,他的绘画体现了野逸与高古之气!

吴昌硕的牡丹作品,不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都别具一格。他用粗狂豪放的笔触,突破传统绘画中追求画面平衡与对称的束缚,而是运用他独创的“女”字形、“之”字形布局,巧妙地将牡丹安置在画面中最具张力的位置。譬如他有时把大朵的牡丹花放置在画面边缘位置,让人有种错觉,花瓣出格了,跑到画面外边去了。可即使这种具有悬念的构图,他仅用寥寥数笔,几缕逸出的枝叶就把花朵悄然牵回。

由此可见他的绘画功底和意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笔墨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以此绘画技法来表现花朵的雍容华贵和顽强生命力,使画作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力量感和动态美。

另外,他为了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常常用石头、藤蔓、鸟等作为映衬。用石头的坚硬和气势磅礴突出牡丹的艳丽和柔美,做到虚实相映、疏密有致、动静结合,刚柔并济,使画面既有立体感又不失和谐统一。经他妙手描绘,这些静态的物象一下活了起来,看那色彩斑斓的牡丹花,花瓣层层叠叠,有的已经完全盛开,抬头仰望天空,好像要拥抱世界;有的含苞待放,羞涩的像做错事的孩童。

在他的作品中,牡丹花或娇艳欲滴;或清新脱俗;有的花团簇拥;有的独自翘首。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感和“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节奏感。让观者仿佛走进了花香四溢的牡丹园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在牡丹枝干描绘上,摒弃工笔细节,以大写意手法挥洒,他用饱蘸墨水的笔画出苍劲有力的枝干。又借助草书的功底描绘牡丹花瓣,花瓣边缘常留飞白,叶片则用泼墨法表现光影,形成水墨淋漓的效果。寥寥数笔,牡丹的轮廓展现纸上,看似不经意的挥洒,其实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功底。轻重缓急,运用自如。不仅让人赞叹画家独具的艺术韵味,以及扎实的笔墨功底!

他的牡丹代表作品有《牡丹水仙图》:红牡丹与湖石、水仙搭配,色彩浓淡相映衬。

《富贵神仙图》:牡丹与南天竹映衬并置,胭脂染花与朱砂点果形成呼应,展现“粗枝大叶”之魅力,使画面主次分明又相互呼应。

吴昌硕的牡丹,不只是对自然花卉的描绘,更是他精神与情感的寄托,也是文人精神与金石美学的结晶。承载着他对人生的感悟,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用他扎实的笔墨功夫将传统花卉题材推向雄浑灿烂的新境界,对近现代写意花鸟画影响深远。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网络
Copyright Reserved 2018 全国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认证平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20896号-1
中心地址(ADD):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同煌路26号5楼 中心邮编(P.C):200083 中心邮箱(E-MAIL):mastersappraisal@163.com
中心网址(WEB):www.mastersappraisal.cn 中心电话(TEL):+86-21-65163041 中心热线(live):18016022104 中心传真(FAX):+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