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龙泉,这几年怎么还在不断涨价啊?
2013年,一件明代龙泉窑梅瓶以一千三百多万港币的价格成交后,龙泉窑从此价格一路走高.......

明14/15世纪 龙泉青釉带盖梅瓶
成交价:1383万港币
2013年香港佳士得
明代以后的龙泉窑青瓷,历来都不被市场看好。
毕竟,宋龙泉窑的釉色达到不可逾越的高度,后世确实也很难追摹。
比如晚明高濂,就感叹过:“今则上品仅有葱色,余尽油青色也矣,制亦愈下。"
宋应星也说:“浙省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釉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

明前期 龙泉窑划花带盖执壶
据《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陶器』条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遇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饶”是饶州,指景德镇窑,而“处”正是龙泉窑所在的处州。
这里说“饶、处等府”,将龙泉窑与景德镇窑相提并论,说明当时的龙泉属于官方重视的窑口。
明初龙泉青瓷的釉层玻化程度较深,透明度较高,釉面光泽也比较强。龙泉官窑,釉色匀净透亮,青中带翠或透粉。


明洪武 龙泉青釉八方砚
成交价:CNY 350,000
纹饰方面跟随景德镇窑,题材有植物纹、山水人物、历史故事等,还有印上年份或商标性质的文字,例如“宣德七年”、“景泰五年”、“正德丁丑”、“万历二十八年”等纪年铭文。


明代 “大明宣徳龍泉”刻銘款龙泉窑刻花花唐草纹盘
日本东京博物馆藏
明代龙泉窑的品类非常丰富,从日常用品如碗、盘、壶,到佛教用具如瓶、炉、塔,应有尽有。
明代龙泉窑品类的多样性,也证明了龙泉窑,在当时不仅官府督办,而且民间窑场也有生产,不然无法满足当时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里记载着明代龙泉窑的一段重要信息:“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鴈、梧桐、安仁、安福、绿遶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桶盛之,实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条日夜烧变;候火色红艳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
明代后期的文人笔记里,经常提及生活里的龙泉窑青瓷,就是明代龙泉窑的器型比起前代来讲,有点“大”。龙泉窑硕大的特色和压人的气势,为其他窑场所难企及。

明 龙泉窑大吉瓶 (一对)
成交价:667万人民币
2021年中国嘉德
即使是在晚明龙泉窑质地逐渐粗劣,或浅淡通透,或暗沉多开片,碧绿的青瓷仍在晚明得到人们的肯定。
如《遵生八笺》所谓:“冬时插梅,必须龙泉大瓶”。
如果你关注市场,你会发现,近年来的明代龙泉窑瓷器价格,那是节节攀升。
为什么?
因为君子好德如好色啊。

明龙泉窑玉壶春瓶
高25cm
估价:5,600,000-7,600,000RMB
成交价:644万人民币
2021年11月30日北京嘉德秋季拍卖会
碰到上好釉色的龙泉青瓷,加上妙曼的器型,谁不爱呢?

明前期 龙泉窑青瓷带盖梅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