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古代顶级澄泥砚
宋 张栻写经澄泥抄手砚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金 澄泥圆砚(整体)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金 澄泥圆砚(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 宣和澄泥砚(整体)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 宣和澄泥砚(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 宣和澄泥砚(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
2024-11-15 -
石界|咸阳双年展上的石头们!
赏石艺术盛宴之上 每一方石头都是玩石者自己的代言 石头的姿态、况味和气象 就是藏家的心绪、胸怀和视野 石头和玩石头的都来自五湖四海 不同的石种,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让彼此的相逢成为共同的激赏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石头绽放着最美的容颜 也表达着最美的立...
2024-11-14 -
绝技传神虎 京师艺苑花——胡爽盦其人其画遭遇及相关思考
摘 要 在 《集腋成裘》 这本合作册页里,有两帧是画虎名家胡爽盦的作品。 有关胡爽盦的文献记载不多。 本文根据梁志斌的生前所述,追忆一段过往,也通过胡爽盦的遭遇反思相关问题。 胡爽盦其人其画 1935年,胡爽盦拜张善孖为师留影 胡爽盦(1916~1988),别名...
2024-11-13 -
高古玉的沁色于皮壳欣赏
以前在文中说过,古玉器的光,光有亮光、哑光、柔光,而古玉器多是柔光,它是经过人工抛光和岁月洗礼的晶体表面对光的一种折射。这种柔和度给人一种舒适感一种熟旧感,所以称之为古玉老玉。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责作者自负,如...
2024-11-13 -
古玉的“熟”是怎么回事?
古玉的熟是一种视觉和质感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玉质的胶冻感和表面的老化痕迹上。 古玉的熟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效果,它还涉及到玉质的内部结构和表面的老化特征。这种特征使得古玉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温暖、柔和的色调,通常是暖白色调,给人一种油脂光泽的感觉...
2024-11-11 -
晶莹剔透,瑰丽多彩,来自清代的玻璃之美|观展
文博时空 作者 吴昊 中国玻璃始于西周,盛于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0 年),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建成。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匠人将中西元素相结合并创造出独特的玻璃器风格。随着晚清国力衰微,清宫玻璃生产也逐渐低迷,但西洋、东洋的玻璃制品大量进入...
2024-11-10 -
嘉德故宫玻璃:腐蚀、车刻和戗金工艺,可不是现代技术
清代的玻璃是整个古代玻璃制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由于皇室的喜爱,清宫造办处玻璃作和玻璃厂制作的仅供皇家御用的玻璃制品质量直逼同时期的欧洲产品。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并不满足引进西洋样式,工匠们有能力将其他传统工艺的技术,比如漆器上的戗金,...
2024-11-09 -
剖析沉香虫漏,倒架,水沉,土沉区别
沉香,改变一个人的气场 。沉香,作为一种珍贵的香料和药材,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在于它那醇厚迷人的香气,更在于其复杂多样的结香环境和由此产生的丰富类型。其中,虫漏、倒架、水沉和土沉等是较为常见且各具特色的几种类型。 富森红土 1.1cm 一、虫漏沉香 虫...
2024-11-08 -
国礼瓷: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的优雅邂逅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融合,展现出别样的魅力。在这其中,国礼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国礼瓷究竟是如何成为焦点,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本文将带你走进国礼瓷...
2024-11-07 -
新水墨领军人物——朱汉云
如何创造出独具个性,同时又具有中国美学精神和当代视觉气质的新山水?这是我近年来思考和探索的主要课题,我个人认为,今天的艺术家,无论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眼界识见,以及对自然宇宙的认知等各个方面,都具备了古人不可想象的优势,尤其是处在今天这样...
2024-11-06